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

時間:2024-08-02 18:40:59 應急預案 我要投稿

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有時會面對自然災害、重特大事故、環境公害及人為破壞等突發事件,為了控制事故的發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編制應急預案。你知道什么樣的應急預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

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1

  食品衛生工作是學校安全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確保我校全體師生食品衛生的安全,保障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和社會的穩定,特制定我校食物中毒處理預案。

  一、食品衛生預防處理領導機構:

  組 長: 王樹云(校長)

  副組長: 鄒建軍 夏東芳 李百淼

  成 員: 楊錦華 夏步俊 陳建元、各班班主任、生活老師

  二、預防措施:

  為了確保全校師生的食品衛生安全,學校必須加強對食品衛生安全的學習、宣傳、教育,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和各項管理制度及操作要求。

  1.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的教育、宣傳,堅持上好健康教育課,定期對學生進行食品衛生知識和安全知識教育。

  2.教育學生講衛生,勤洗手、勤洗頭、勤洗澡、勤換衣,勤剪指甲。

  3.教育學生堅持飯前便后洗手,堅持每天早晚刷牙。

  4.每天堅持“兩掃一揀”,每周進行一次大掃除,不留衛生死角。學校公共場所、食堂等堅持定期消毒,作好記載。

  5.食堂采購食品必須在取得合法經營權的、手續齊全的正規經銷攤點定點采購。采購的.蔬菜要新鮮,要用清水浸泡多次沖洗清除殘留農藥。不得加工變質腐爛的蔬菜,不得加工涼拌菜。每天堅持試嘗、留樣制度,并作好詳細、準確的記錄。

  6.嚴禁他人隨意進出食堂,要有進出、檢查記錄,生熟食品存放要分開,熟食配餐間由專人負責。

  7.從業人員加工食品時,必須穿戴清潔衛生的工作衣帽。不留長指甲,不留長發,不吸煙,要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8.小賣部出售的定型包裝食品必須有生產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不得出售變質、過期和不干凈的食品。

  9.嚴禁采購和加工霉爛變質、污染、未經檢疫的物品,特別是未經化驗鑒定許可的野生動植物和病死的家禽、家畜不得加工食用。

  10.制作食品應當燒熟煮透。生熟食品應分開存放,加工生熟食物的刀、菜板應當分開,并有明顯標識,剩余食品應冷藏保鮮,食用前應仔細檢查并高溫加熱。

  11.食品儲藏柜應當保持干燥、陰涼、通風,防止食品霉爛變質,嚴禁將非食品、有毒物質與食品存放在一起。

  12.每年化驗飲用水一次,蓄水池應當加蓋加鎖,定期清洗、消毒,防止污染和壞人投毒。

  三、食物中毒處理預案:

  學校是人群聚集的地方,涉及到社會和家庭的穩定。一旦發生食物中毒,后果不堪設想。為了確保學校教育秩序的穩定和師生的健康與生命安全,特制定學校食物中毒處理預案。

  1.如一旦發生食物中毒,學校行政領導迅速趕赴現場,及時組織教師和相關人員搶救治療食物中毒人員,盡可能按就近、相對集中的原則進行搶救處理。

  2.立即用電話向市疾控中心、衛生執法監督所、市教育局、當地政府匯報,報告中毒情況、發生時間、主要癥狀、中毒人數等。

  3.全力保持學校的穩定,全體教職工統一認識、統一思想,作好輿論導向和家長群眾的安撫解釋工作,避免教師、學生、家長和其他人員因不必要的恐慌而引起混亂。如懷疑是人為投毒,應立即向當地派出所報告。

  4.嘔吐有利于毒物排出,病人發生嘔吐時,切忌止吐。學校安排人員配合醫院、醫務人員妥善救治病人,并派人到醫院守護中毒病人,有什么情況便于及時匯報、解決和處理。

  5.學校領導應派有關人員保護好現場,保管好供應給學生的食物,對可疑的食物和留樣食品立即封存。待現場調查取證結束后,按照教育局、市衛生執法監督所的要求進行處理。

  6.學校領導和有關人員要密切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學生、家長和社會各方面的工作,對發生食物中毒的學生逐一進行個案調查,內容包括主要癥狀、最早發病時間,如實說明24-48小時前的進餐情況等,做好學生思想工作,讓學生積極配合醫院醫務人員進行治療,遵守醫囑,爭取早日康復。

  7.伙管處迅速通知班主任、生活老師到現場,安撫本班學生,校醫到現場指導急救辦法。并由校長報教育局申請該班或全校停課。

  8.集中患者,以便急救車能迅速運輸患者。后勤人員、保安到現場維持秩序,關閉校門,疏導急救通道,防止校外人員涌入學校影響正常的急救工作。

  9.班主任組織其余學生回到教室,并從心理學角度疏導學生的心理,避免造成群體臆病現象,等待學校領導的通知。

  10.患者送往醫院后,當班行政、政教處人員留守學校外,其余行政人員、涉及班的班主任應到醫院慰問、安撫患者。

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2

  應急預案包括應急組成員、危險源來源、事故發生后的應急措施、應急演練等內容。應急預案,也叫做應急救援預案、應急計劃,一般指的是面對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指揮、救援計劃。為了做好我園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加強對食品單位衛生安全監管力度,特制定本應急預案,完整文章往下查閱

  根據區教育局關于切實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結合我園食品衛生工作的實際,在加強對食品單位衛生安全監管力度的同時,為應對可能發生的幼兒食物中毒事件(以下簡稱“事件”),穩定校園和教學秩序,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組織協調

  1、成立幼兒食物中毒處理領導小組,明確分工,明確任務。在“事件”發生時,學校領導應立即根據“事件”的實際情況召集領導小組成員到位,爭取時間,積極救治患者,統一協調,實施“事件”的處理。

  2、小組成員由下列人員組成:

  ①組長:肖荃(園長)

  ②成員:朱江萍(保健)、鄒麗文(組員)、胡美艷(組員)

  3、各成員任務職責:

  ①園長全面負責協調處理“事件”的一切事務;

  ②保健員協助組長處理事件;負責組織聯絡和傳遞信息工作;根據“事件”的態勢,如實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協調處理相關教學課程的`調整等。對可疑中毒食物及其有關工具、設備和現場采取臨時控制措施;必要時可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臨時監控;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調查工作;維持校園穩定等。

  ③組員:立即趕赴現場展開初步的搶救工作;努力搜集“事件”發生的可疑中毒食物,并將可疑食物帶交醫院化驗檢查,以便醫生確定中毒原因;聯系相關的救治醫院;統計患者人數及病情,及時向上級領導匯報動態情況;公布“事件”的真實情況,做好新聞媒體的接待等。及時調動交通工具接送患者去醫院救治;做好患者家長(家屬)接待等后勤保障工;做好在校學生的思想工作,穩定學生情緒;及時與中毒幼兒家長取得聯系。

  二、處理流程

  幼兒園有關人員和食堂主管在衛生防疫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到達之前,應保護好現場,并采取下列措施:

  1、在情況未判明前,禁止繼續食用和銷毀剩余的可疑食品;對可疑食品進行現場封存;

  2、進行現場初步急救處理;

  3、聯系救治醫院并及時轉送;

  4、搜集可疑食品及中毒者排泄物(嘔吐物、大便等)交調查人員和送驗;

  5、逐級上報有關部門。

  三、報告制度

  幼兒“食品衛生安全事故處理小組”應本著“不夸大,不隱瞞,實事求是”的原則,在第一時間內向區教育局等有關部門報告發生食物中毒單位、地址、時間、中毒人數、可疑食物等有關內容。

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3

  為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工作,保障廣大師生員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學校應對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特制定本預案。

  學校一旦發生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等突發事件,應當遵循以下程序應對處理。

  1、停止供餐:

  立即停止學校食堂或小賣部供應的食品。

  2、及時報告。

  (1)條件:有5人(含5人)以上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癥狀。

  (2)程序:發現師生有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時,應迅速報告學校,同時撥打“120”電話或直接送醫院進行處理。學校要迅速向上級部門及衛生防疫部門報告。

  (3)內容:

  ①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人數、癥狀及第一例發生時間。

  ②學校的校名、責任人、地點和聯系電話。

  ③供應單位的名稱、責任人、地點和聯系電話。

  ④目前狀況、事情的經過和緊急處理措施。

  ⑤報告時間和報告人。

  3、啟動應急處理程序

  (1)及時將患病師生送到就近醫院,協助衛生機構救治患者。

  (2)做好排摸調查工作,收集信息。

  (3)及時通知家長。加強家校聯系(派專人接聽家長咨詢電話),以免延誤救治時機。

  (4)在事件發生的第二天做好隨訪工作,繼續排摸調查,安排專人做好家長解釋工作,并將有關情況及時書面報告教育局,直至所有患病師生全部康復到校上課。

  4、保護現場:

  保留造成或導致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

  5、配合調查:

  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按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6、控制事態:

  落實衛生行政部門要求采取的其它措施,把事態控制在最小范圍(包括教學秩序和下一餐用餐等)。

  7、保險介入:

  同時通知保險機構介入。

  8、必要時報告公安、工商等部門。

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4

  為有效預防學校集體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及時處理師生食物中毒事件,防止事態的擴大,保障廣大師生的健康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有關精神,結合我市學校實際,特制訂本處理預案。

  一、可能引發師生食物中毒的原因:

  由于食品供應部門向師生提供的食品的質量問題,或是因操作不當引起食物變質、不符合食用要求及個別人的惡意下毒等原因造成食物中毒事故。

  二、事故的預防:

  1、學校加強食品衛生工作的管理,進一步完善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實有效措施,責任到人。非食堂工作人員不得隨意進入廚房。

  2、加強學校食堂從業人員的管理。按規定做好從業人員的體檢和日常晨檢工作,加強從業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嚴禁無健康證人員在學校食堂上崗工作。

  3、加強學校食品操作程序的日常管理。學校食堂、食品供應部門嚴格把好食品質量關,杜絕不潔、變質及三無產品流入學校;規范食品加工、操作程序,做到燒熟煮透,加工好的食品及時放入密封間;嚴格熟食間的管理,防止熟食二次污染;做好留樣食物的記錄并簽名,留樣食品必須保留48小時;嚴格操作環節中的消毒工作,消毒方法得當、時間保證。

  4、規范師生飲用水供應工作,師生飲用水要有專人管理,管理人員身體要符合衛生要求,飲用水存放環境整潔,并加強日常檢查,一旦發現變質,立即停用;飲水機要定期消毒,并由供水商安排專業人員進行消毒。

  5、加強師生的教育。教育師生不吃無證攤販的不潔食物,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三、事故的處理:

  1、一旦發生事故,必須在2小時以內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衛生監督部門報告。

  2、學校主要領導應召集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人員,研究情況,并根據情況,制定工作方案,落實人員分工。

  3、學校保健教師要做好食物中毒事件的專項登記工作,包括:班級、人數、姓名、發病日期、主要癥狀、處理情況等,并積極協助縣衛生監督所、縣疾控中心等部門做好調查工作,在縣衛生監督所等部門的'指導下做好相關工作。

  4、積極做好中毒學生的就醫陪護工作,及時聯系學生家長,如實向學生家長闡述事故經過,并認真做好學生家長的工作,爭取家長的配合、諒解。

  5、與保險公司取得聯系,認真做好理賠工作。

  四、責任追究:

  在師生食物中毒事故發生、報告和處理過程中,有關單位和個人未按規定履行職責、違反操作規程、瞞報或玩忽職守者,學校及縣教育局將予以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要依法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五、組織機制:

  1、組織領導(略)。

  2、人員分工(指揮、教育、管理、報告、協助調查、協調、陪護中毒者等)。

  預防食物中毒制度

  一、嚴格執行和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廣東省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辦法》和有關學校食堂衛生的各項制度。

  二、嚴禁采購及加工病死、毒死、死因不明、腐敗變質、污穢不潔或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原料加工食品。

  三、嚴禁使用發芽馬鈴薯、野生蘑菇、河豚魚等含有毒有害物質的原料加工食品。

  四、嚴禁使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和食品原料加工制作食品。

  五、嚴禁采購及加工無商品名稱、廠址、廠名、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不符合國家《食品標簽通用標準》和來歷不明的食品或食品原料加工制作食品。

  六、搞好食堂環境衛生及設備、工用具、容器的清洗消毒衛生。

  七、公用餐具要徹底消毒,嚴格按消毒規程,做到一洗二刷三沖四消毒五保潔。

  八、動物性食品原料和蔬菜瓜果必須分池清洗,水池要有明顯標志。

  九、蔬菜瓜果加工必須按一洗二浸三燙四炒的順序操作,以防止殘留農藥中毒;肉、奶、蛋、豆類及肉制品必須燒熟煮透。

  十、嚴禁生熟食品混放和加工生熟食品的容器、工用具混用;無符合衛生要求的專用功能間不得制作熟食、涼菜或直接入口食品。

  十一、從業人員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上崗要嚴格按《食堂從業人員規范操作制度》進行操作。

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5

  發生食物中毒后,可以采取的應急措施:

  (1)飲水。立即飲用大量干凈的水,對毒素進行稀釋。

  (2)催吐。用手指壓迫咽喉,盡可能將胃里的食物吐出。

  (3)封存。將吃過的食物進行封存,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4)呼救。馬上向急救中心呼救,越早去醫院越有利于搶救,如果超過2小時,毒物被吸收到血液里,治療比較困難。

  細菌性食物中毒

  (1)致病原因:一是由于細菌在腸道內大量繁殖引起的急性感染,常見的細菌有沙門氏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和韋氏桿菌;另一原因是細菌在食物中大量繁殖,釋放出外毒素,毒素被腸道吸收后引起中毒,屬于這類中毒的常見細菌有葡萄球菌、肉毒桿菌。

  (2)現場自救:現場主要采取催吐、導瀉方法救治,可用高錳酸鉀溶液(1:5000)或微溫清水洗胃。嘔吐時中毒者頭部應偏向一側,以免吸入氣道。注意補液,避免脫水,可以口服米湯加鹽或糖鹽水。嚴重者到醫院急救。

  豆角中毒

  豆角是人們普遍食用的蔬菜,常因烹調不當食用后中毒。

  (1)中毒成分和機理:一般認為與豆角中毒有關的有毒成分是豆角所含的`皂素和紅細胞凝集素,具有凝血作用。

  (2)中毒原因及預防:主要是因為烹調時未熟透,食后引起中毒。豆角宜燉食,炒食不要過于貪圖脆嫩,應充分加熱,使之徹底熟透。

  (3)中毒癥狀:潛伏期半小時至3小時,長者可達15小時。食后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頭痛,少數人有胸悶、心慌、出冷汗、手腳發冷、四肢麻木、畏寒等,體溫一般正常。

  (4)自救互救措施:通常無需治療,吐瀉之后迅速自愈。吐瀉嚴重者可對癥治療,中毒較輕的人經過休息可自行恢復,用甘草、紅豆適量煎湯當茶飲,有一定的解毒作用。中毒重者應到醫院搶救治療。

  蘑菇中毒

  據統計,有毒蘑菇約有80多種,其大小、形狀、顏色、花紋各不相同,很難鑒別。毒蘑菇含有植物性生物堿,毒性強烈,可損害肝、腎、心及神經系統,即使是微量被吸收到體內也很危險。蘑菇中毒后應:

  (1)立即呼叫救護車趕往現場。

  (2)立即催吐、洗胃、導瀉。中毒不久而沒有明顯嘔吐的人,可以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部催吐,然后用1∶20001∶5000高錳酸鉀溶液、濃茶水或活性炭混懸液等反復洗胃。

  (3)在等待救護車期間,為防止反復嘔吐發生的脫水,最好讓患者飲用加入少量食鹽和食用糖的糖鹽水,補充體液,防止休克。

  (4)對于已昏迷患者不要強行向其口內灌水,防止窒息。

  避免食物中毒的“五要點”

  一些廠家、公司或企業都是集體進餐,因此,預防食物中毒責任重大,應采取哪些預防措施?一是嚴把食品的采購關。不買腐爛變質、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物品和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肉類及其制品。二是注意食品的儲藏衛生。防止塵土、昆蟲、鼠類等動物及其他不潔物污染食品。三是處理食品原料后要洗手。四是加工食品的工具、容器等要生熟分開。五是加工食品必須做到燒熟熱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塊食品,其中心溫度不低于70℃。

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6

  1 目的

  為了保障每個員工的身體健康,使員工在一個健康安全的環境中工作和生活,以及發現食物中毒問題能夠得以進行及時的治療,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的基本措施,結合公司的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2 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的所有在冊員工,飯堂承包商及所有在公司飯堂就餐人員。

  3 職責

  3.1 管理部負責預案的制定及組織平時演練,飯堂負責每日食品的留樣及事物中毒的預防。

  各部門密切配合。

  4 工作程序

  4.1 事件報告

  4.1.1 一旦發生食物中毒,發現人員應及時向管理部或應急領導小組報告,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接報后應立即趕赴現場組織停止食品供應,并向當地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和醫院報告。若懷疑投毒則向公安部門報告。食物中毒有多種情況,在毒物性質未查明之前,應第一時間就醫。

  4.2 各組分工

  4.2.1 通訊組 負責通知各組成員趕赴現場,報告120救護及整個事件中的通訊聯絡。

  4.2.2 后勤保障組 負責事件現場各種器材的補給供應及其它物資保障。統計就餐人數及中毒人數并負責招回就餐離開人員。

  4.2.3 車輛調度組 負責物資負責物資運輸,傷員運送。

  4.2.4 警戒組 負責保護現嘗保留樣品。發生食物中毒后在向有關部門報告的同時要保護好現場和可疑食物,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沖洗,病人的排泄物(嘔吐物、大便)要保留,以便衛生部門采樣檢驗,為確定食物中毒提供可靠的情況。救護組 準備進行在救護車到達之前的'急救工作,引導救護車的到達,為增援救援的外來機構到達,指引安排必要的通道,協助救護人員的工作,隨時報告中毒者情況。

  4.3 事件調查

  4.3.1 在事件調查中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及與本次中毒有關人員,如食堂工作人員、分餐廚師及病人等應如實反映本次中毒情況。將病人所吃的食物,進餐總人數,同時進餐而未發病者所吃的食物,病人中毒的主要特點,可疑食物的來源等情況如實向有關部門反映。

  5 相關記錄

  《演練相片》

  《演練簽到表》

  《演習報告》

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7

  為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工作,不斷提升學校公共衛生工作水平,進一步保障廣大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學校應對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等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特制定本預案。

  學校一旦發生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等突發事件,遵循以下程序應對處理。

  一、停止供餐

  立即停止學校食堂或其他食品經營場所的供應。

  二、及時報告

  1、事件:有5人(含5人)以上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癥狀。

  2、程序:發現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應在事件發生30分鐘內電話通知學校校長及分管副校長,立即與食品藥品監督聯系,并即刻報區教育主管部門。重大事件應隨時報告。

  3、報告內容

  (1)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人數、癥狀及第一例發生時間。

  (2)校名、責任人、地點和聯系電話。

  (3)食材供應單位的名稱、責任人、地點和聯系電話。

  (4)目前狀況、事情的經過和緊急處理措施。

  (5)報告時間和報告人。

  三、成立應急處理小組

  1、事件發生后,學校立即啟動由校長任組長、分管副校長任副組長、后勤服務中心領導、學生處領導、校醫、后勤及其他骨干教師為成員組成的應急處理小組,交排好分工,各司其職,組織力量送醫院及時救治,安撫工作、家長工作。

  附: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xxx

  副組長:xxx

  成員:xxx及其他有關人員

  2、學校應安排好必要的車輛,以備運送患病學生至醫院及時救治。

  四、救治病人

  1、學校應安排教師及時將患病學生送到就近醫院,協助衛生機構救治患者,做好登記工作,并及時通知家長。

  2、學校應安排教師做好排摸調查工作,加強家、校聯系,派專人接聽家長咨詢電話,以免耽誤救治時機。

  3、學校應在事件發生的第二天做好隨訪工作,繼續排摸調查,安排專人做好家長解釋工作,直至所有患病學生全部康復到校上課。

  4、保護現場:保留造成或導致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和設備。

  5、配合調查: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按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6、控制事態:落實衛生行政部門要求采取的其它措施,把事態控制在最小范圍(包括教學秩序和下一餐用餐等)。

  7、保險介入:同時通知保險機構介入。

  8、其他:必要時報告公安、工商等部門。

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8

  為了切實防止傳染病流行、群體性食物中毒事故在我校發生,保障廣大師生員工的健康,促進學校事業穩定發展,特制定本預案。

  一、組織領導:

  江蘇省江靖中等專業學校成立傳染病流行、群體性食物中毒應急領導小組,負責指揮協調全校的預防、救治、控制工作。應急領導小組人員成員:

  組長:x

  副組長:x

  成員:x

  工作職責:指導開展傳染病防治和預防食物中毒的宣傳、教育工作。

  二、工作目標:

  1、加強對傳染病、食物中毒防治的宣傳、培訓,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防范意識,增強抗病能力。

  2、及時發現、報告可能發生的傳染病和食物中毒。

  3、及時與教育局、衛生防疫站溝通,謹防傳染病和食物中毒的發生、擴散、蔓延。

  三、對策措施:

  傳染病、食物中毒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工作,各部門、班級要未雨綢繆,明確職責,動作協調,嚴格把關,謹防傳染病在我校的流行和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

  (一)形成網絡:

  校長為學校應急處理防治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學校把傳染病和食物中毒事故的預防控制工作作為關系改革發展穩定大局,關系師生員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中心工作抓緊抓好。建立學校食物中毒和傳染病預防的控制網絡,分管校長及各處(科)室對各自分管的'口子負責,確保及時發現情況,及時匯報,杜絕遲報、漏報、瞞報。學校24小時值班電話:白天:x;晚上:x。

  (二)宣傳培訓:

  根據教育局、衛生局關于“食物中毒、傳染病”防治的會議精神,向廣大教職工傳達有關文件,使大家充分認識到食物中毒和流行病防治的重要性,要求大家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利用校廣播電視臺召開“傳染病”防治的廣播會,醫務室向每位學生分發宣傳材料,講解“傳染病”的特征和預防知識,增加學生自我保護意識,讓學生了解到:只要注意個人衛生,喝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飲用水,不與傳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接觸,“傳染病”是可防、可治、可控的,消除學生的恐慌心理。

  總務處召開食堂從業人員會議,向工作人員宣傳《食品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防治知識,確保向學生供應安全衛生的食品。

  (三)嚴格防范:

  1、集中整治校園環境衛生、食堂衛生和飲用水衛生,做好消毒防范工作;把好進貨渠道,規范食品的制作和存放。

  2、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不到學校周邊無證攤販點購買食品,參加體育鍛煉和課外體育活動,增強抵抗能力。

  3、做好有關應急處理所需物資的準備工作,一旦發現傳染或食物中毒,迅速對病人隔離和封鎖事故現場,并務必第一時間送醫院治療。

  四、應急處理方案:

  (一)對傳染病患者的應急處理方案

  1、一旦發現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都應當及時向附近的醫療保健機構或者衛生防疫機構報告。

  2、立即送醫院救治。

  3、組織力量進行防治,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

  4、必要時,報經上一級地方政府決定,可以采取下列緊急措施:

  ①限制或者停止人群聚集的活動。

  ②停課。

  ③臨時租用房屋、交通工具。

  ④封閉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公共飲用水源。

  (二)對食物中毒事故的應急處理方案。

  1、一旦發生食物中毒,立即停止其生產經營活動,封存可疑食物,并向當地衛生監督機構報告,必要時應同時向公安部門報告。

  2、立即將中毒人員送醫院救治。

  3、成立事故處理小組。

  4、保護事故現場,配合衛生監督部門查找中毒原因,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5、對食堂進行徹底消毒,防止中毒事故連續發生。

  6、落實衛生行政部門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

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9

  根據市教委有關食品衛生安全的精神與區教育局關于切實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文件要求,結合我園食品衛生工作實際,在加強對食品單位衛生安全監管力度的同時,為應對可能發生的幼兒食物中毒事件,穩定校園和教學秩序,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組織協調

  1、成立幼兒食物中毒處置領導小組,明確分工,明確任務。在“事件”發生時,學校領導應立即根據“事件”的實際情況召集領導小組成員到位,爭取時間,積極救治患者,統一協調,實施“事件”的處理。

  2、小組成員由下列人員組成:

  (1)組長:x(園長)

  (2)副組長:x(總務主任)

  (3)成員:x(副園長)、x(保健員)

  3、各成員任務職責:

  (1)園長:立即趕赴現場,全面負責協調處理“事件”的一切事務;第一時間向局相關領導口頭匯報事故情況,2小時之內書面向有關部門(托幼辦、局辦公室)匯報中毒單位、地址、時間、中毒人數、可疑食物等有關內容;做好新聞媒體的接待等。

  (2)總務主任:協助園長處理事件;聯系相關的救治醫院,及時轉送患者;負責組織聯絡和傳遞信息工作;對可疑中毒食物留樣及其有關工具、設備和現場采取臨時封閉措施,以備檢驗;必要時可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臨時監控;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調查工作。

  (3)副園長:根據事態發展,組織教師維持校園穩定、接待家長;協調處理相關教學課程的.調整;請教師穩定幼兒情緒并及時與中毒幼兒家長取得聯系。

  (4)保健:立即趕赴現場展開初步的搶救工作;統計患者人數及病情,及時向園長匯報;在2小時之內(同園長上報的同一時間)向區兒保所、方松街道地段醫院、區疾控中心匯報中毒單位、地址、時間、中毒人數、可疑食物等有關內容;努力搜集“事件”發生的可疑中毒食物及中毒者排泄物(嘔吐物、大便)等,并將其帶交醫院化驗檢查,以便醫生確定中毒原因;

  (5)營養組:協助總務對可疑中毒食物及其有關工具、設備和現場采取臨時控制措施;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調查工作。

  二、處理流程

  幼兒園有關人員和食堂人員在食藥監、衛生、疾控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到達之前,應保護好現場,并采取下列措施:

  1、在情況未判明前,禁止繼續食用和銷毀剩余的可疑食品;對可疑食品進行現場封存。

  2、進行現場初步急救處理。

  3、聯系救治醫院并及時轉送患者。

  4、搜集可疑食品及中毒者排泄物(嘔吐物、大便等)交調查人員和送驗;

  5、逐級上報有關部門。

  三、報告制度

  幼兒“食品安全事故處理小組”應本著“不夸大,不隱瞞,實事求是”的原則,在第一時間內向區教育局有關部門報告發生食物中毒單位、地址、時間、中毒人數、可疑食物等有關內容。

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10

  為貫徹落實衛生部、教育部、公安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安全聯防聯控做好學校食品衛生監督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浙江省關于《浙江省“平安校園”創建活動實施意見》的通知規定,預防學校食物中毒的發生,保證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和《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制定本預案:

  一、應急處理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組員:zz生活指導師各班班主任

  二、事故的判斷

  2人以上的教師或學生在短時間內出現了相同的嘔吐、腹痛、痙攣和其它中毒現象,一般判斷可先報告謝宏鈞,然后啟動應急處理工作預案。

  三、應急流程:

  送診——保護——報告——檢查

  送診:發現集體中毒事故跡象后,在場教師和事故發現第一人應在第一時間報告有關領導,在第一時間(可撥打急救電話或自行組織車輛)將中毒人員送往醫院,進行檢查搶救。具體負責人為當日行政值日教師,并將搶救實情每隔15分鐘向領導小組匯報一次。

  保護:發生集體中毒事故后,應在協助專業人員進行消毒和隔離的同時,要及時保護好事故現場。領導小組要及時向相關部門和主管部門報告實情,取得幫助。后勤要做好消毒準備和臨時隔離網的設置。并立即停止食堂和商店的食品供應,由專人負責進行封閉,以備檢查。具體負責人為陳振權。

  報告:領導小組負責將事故真實情況向上報告,應報告的`單位有縣教育局、縣疾控中心、縣公安局。組織人員協助專業人員進行各項工作,并進行問卷調查、寫好調查報告。班主任進行認真的學生人數調查后,及時通知中毒學生家長到校協助搶救和調查。具體負責人為錢起建、許仙平。

  檢查:立即提取24小時的留樣并進行檢查。同時在事故原因未完全調查清楚前,就初步判斷中毒的面積和影響,對沒有中毒現象的學生進行認真的檢查和觀察,預防中毒后果的惡化。絕不能遺漏一個學生,妥善處理善后事宜,維護穩定,消除不良影響。

  四、其他事宜

  1、事故發生后,應及時封鎖食堂,所有外來人員和閑雜人員進入,認真登記以備調查。

  2、學生集體食物中毒事故,應把搶救學生放在首位。

  3、事故發生后,不提倡自我做無根據的判斷和非專業的搶救。

  4、聯系電話:醫警:120學校:6758587867xxxxxx

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11

  為貫徹落實衛生部教育部公安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安全聯防聯控做好學校食品衛生監督工作的通知》精神,預防學校食物中毒發生,最大限度保護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和《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制定本預案:

  I.工作機構

  成立學校師生食物中毒應急處理小組

  組 長:副 組 長:成 員:日常監察:生活管理中心學生工作處總務處學生會生活部

  II.處理小組職責

  1、應急小組組長負責全面工作,平時加強監督管理協調部門之間的工作,一旦發生食物中毒事件,負責組織搶救中毒師生,安排檢查現場,調查事件的`起因,負責安排善后工作。

  2、寶負責日常超市和食堂的食品、食物安全檢查工作,并制定管理措施及檢查的各項措施,并與市防疫部門聯系接受監督。如果發生食物中毒立刻報告,搶救中毒師生,解決善后工作。協助有關人員對超市的食品和食堂的食品展開全面檢查。

  3、監督組每周實行大檢查制度,發現問題,責令限期改正。并不定時進行抽查。對出現的問題及時提出,確保師生安全。

  4、學生會生活部要每天堅持衛生檢查并如實填寫記錄表,對發現的如飯菜過期、有異味等問題及時報告以便檢查整治。

  5、生活教師堅持每天的檢查制度,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并報告學生工作處 。

  Ⅲ、中毒應急預案處理工作程序

  1、如發現師生就餐后,集體出現不明病因的肚痛、胸悶、惡心、乏力昏沉、嘔吐、水瀉等癥狀,各班主任、值周、值日教師要馬上報告醫務室、校長辦和校長,學校匯總情況懷疑集體中毒后立即啟動本應急處理工作預案。

  2、在第一時間通知學校有關領導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 。

  3、迅速與學校醫務室取得聯系,采取就地救護。校長或校長辦公室組織車輛或撥打急救中心120,就事態情況迅速采取救護措施,及時把中毒嚴重的師生送醫院進行搶救,確保在第一時間保證師生的生命安全。并迅速與家長聯系,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搶救進展情況。

  4、由組長負責組織調查事故原因。組織調查詢問相關人員,弄清中毒事件起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把中毒人員控制在最小的范圍。配合其他部門進行有效工作,待防疫人員到達后立即提取24小時的留樣并進行檢查。如懷疑故意投毒,應及時向公安部門報告進行立案偵察。

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12

  為使我園發生突發性急性食物中毒或者傳染病流行時,能夠及時有效和有序地做好中毒病人的搶救治療工作,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要求,研究制定應急處理預案。

  一、防止食物中毒應急預案組織機構

  組長:z

  副組長:z

  小組成員:zz

  二、一旦發生群體性食物中毒,幼兒園應采取的具體措施。

  幼兒園發生群體性食物毒物時,須立即采取措施,將中毒病人就近送有關醫療機構病防治,防止事故擴大,同時須立即向市衛生局、市勞動局、市公安局等有關部門報告后,應做好以下工作:

  (一)學校防治領導小組立即協助有關醫療機構,組成醫療救護組迅速趕赴現場,對中毒病人進行搶救治療;

  (二)將發生中毒的'有關情況報告市政府,并通知市勞動局、市公安局等有關部門;

  (三)協助市疾病控制中心的有關人員,攜帶相關儀器趕赴現場,進行現場調查,并對毒物現場進行監測,確定毒物的性質、種類和現場空氣中有毒物質濃度,為中毒病人的搶救治療和鑒定提供依據。

  三、一旦發生食物中毒,校醫應采取的措施

  將中毒病人就近送有關醫療機構進行搶救治療,防止事故擴大,同時須立即向市衛生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等有關部門報告。衛生行政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當立即報告當地政府。上報的內容包括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發生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和需要解決的問題等。

  (一)保健醫生協助衛生防疫、臨床醫護人員趕赴現場,對病人進行及時搶救治療,對疫情流行進行調查,并采取必要的預防控制措施。

  (二)組織傳染病防治領導小組嚴密監視疫情或者病情,并將疫情變化情況隨時上報市委、市政府和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并按規定通報有關部門。

  四、領導小組具體任務

  發生重大傳染病或者群體性食物中毒,學校要成立重大傳染病防治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主要任務是:負責指揮、協調、監督、檢查園內的疫情防治組織、人員、物資、資金等方面的落實情況,通報疫情動態,及時發現并協調解決有關問題。

  五、寫出事故調查報告。

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13

  為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工作,保障廣大師生員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學校應對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特制定本預案。

  學校一旦發生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等突發事件,應當遵循以下程序應對處理。

  1、停止供餐:立即停止學校食堂或小賣部供應的.食品。

  2、及時報告。

  (1)條件:有5人(含5人)以上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癥狀。

  (2)程序:發現師生有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時,應迅速報告學校,同時撥打“120”電話或直接送醫院進行處理。學校要迅速向上級部門及衛生防疫部門報告。

  (3)內容:

  ①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人數、癥狀及第一例發生時間。

  ②學校的校名、責任人、地點和聯系電話。

  ③供應單位的名稱、責任人、地點和聯系電話。

  ④目前狀況、事情的經過和緊急處理措施。

  ⑤報告時間和報告人。

  3、啟動應急處理程序(本文來自)

  (1)及時將患病師生送到就近醫院,協助衛生機構救治患者。

  (2)做好排摸調查工作,收集信息。

  (3)及時通知家長。加強家校聯系(派專人接聽家長咨詢電話),以免延誤救治時機。

  (4)在事件發生的第二天做好隨訪工作,繼續排摸調查,安排專人做好家長解釋工作,并將有關情況及時書面報告教育局,直至所有患病師生全部康復到校上課。

  4、保護現場:保留造成或導致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常

  5、配合調查: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按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6、控制事態:落實衛生行政部門要求采取的其它措施,把事態控制在最小范圍(包括教學秩序和下一餐用餐等)。

  7、保險介入:同時通知保險機構介入。

  8、必要時報告公安、工商等部門。

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14

  為維護廣大師生和全體職工的生命安全,保障學院教學和順利進行,維護社會的政治穩定。根據教育部,衛生部《關于加強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意見,結合食堂工作具體情況,特制定如下飲食安全應急預案:

  一,防止食物中毒的措施

  (一)健全食物中毒報告制度

  學院的食堂,餐廳要認真貫徹執行衛生部食品衛生以及關于《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的精神,以便及時采取防治措施。

  (二)廣泛開展預防食物中毒宣傳教育

  廣泛深入地開展預防食物中毒的宣傳,結合學院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黑板報,宣傳畫和實物標本等各種形式,宣傳普及有關的衛生知識,提高食物從業人員和廣大師生員工的衛生管理水平,減少食物中毒發生。

  (三)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預防措施

  (1)防止細菌對食品的污染:學校食堂應對食品加強衛生管理,特別是肉類,魚類和奶類等動物性食品,要防止在生產加工和出售過程中的`污染。食品須低溫貯藏,用專用工具售貨,食品從業人員要重視個人衛生,定期進行身體檢查,發現有不適宜從事食品工作的病患者或帶病者,應及時調換工作。

  (2)控制細菌的污染,控制細菌生長繁殖措施,主要是低溫保藏。按照食品低溫保藏的衛生要求貯存食品,防止食品腐爛變質。

  (3)殺滅病原菌。殺滅病原菌的措施主要是高溫滅菌,當肉類食品深部溫度達80度時,經12分鐘可徹底殺死沙門氏菌。隔餐的熟食品和剩菜飯,在銷售或食用前必須充分加熱。

  (四)化學性食物中毒的預防

  (1)有些化學物質與食用的面堿,淀粉,食鹽等形狀相似,因而常發生誤用,誤食而造成中毒。因此,要加強對有毒物品的管理,要嚴格執行保管和領取制度,嚴禁把有毒化學物質帶回家中使用。

  (2)加強農藥的管理和使用。農藥要專庫保管,不能與食品同倉存放,防止污染食品。并要嚴格遵守農藥使用的有關規定。

  (3)包裝或盛放有毒化學物質的容器,不得用來包裝或盛放食品。

  (五)有毒動植物中毒的預防措施

  有毒動植物往往與某些可食的食物相似,人們如不加以識別而誤食用,就會引起中毒,如有毒的蕈類和野果等。因此,要加強宣傳,提高對有毒或無毒動植物的識別能力,防止誤食,對不能識別的有毒動植物,須經有關部門鑒定,確認無毒才能食用。

  二,發生食物中毒的處理

  (一)通報

  發現食物中毒事故,立即通知衛生所做好搶救準備,同時報學院有關領導,事故嚴重的報醫院急救電話120。

  (二)緊急處理

  1,衛生所:召集醫生緊急救護工作;

  2,后勤部門(辦公室):負責車輛調度,把重病號送往醫院搶救;

  3,保衛處:保護現場,組織事故調查,處理臨時緊急任務。

  (三)原因調查

  1,保護現場,對可疑食物或有毒食物取樣封存;

  2,留樣的食物和現場取到樣品送防疫部門進行技術鑒定;

  3,分析原因,根據現場調查和技術鑒定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確定事故原因,吸取教訓。

  (四)情況匯報

  根據事故的大小情況,及時報上級有關單位,由院辦統一上報。

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15

  工程名稱

  期限責任人編制人審核人審批人日期

  一、目的

  施工現場人員多,飲食衛生關系眾多人員和生命健康。一旦發現食物中毒事故,將會導致施工現場人員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脅和直接的經濟損失。為確保我項目部中毒事故發生以后,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并能積極而因地制宜、分秒必爭地給予妥善的處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員工及相關方生命安全風險,特制定本預案。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

  項目部成立中毒事故應急響應指揮小組,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

  組長:

  成員: 、 、 、 、 、

  具體分工如下:

  1、 任務是了解掌握疫情,組織現場搶救指揮。

  2、 任務是根據指揮部命令,及時布置現場搶救,對中毒人員地嘔吐物取樣,保持與當地防疫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溝通,并及時通知項管部應急領導小組和當事人的親人。

  3、 負責維持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做好當事人周圍人員的問訊記錄,并保持與當地公安部門的溝通。

  4、 負責妥善處理好善后工作,按職能歸口負責保持與當地有關部門的溝通聯系。

  三、食物中毒事故應急措施

  1.事故主出現立即向急救中心120呼救。講清中中毒人員癥狀、持續時間、人數、地點,并派人到路口接應。

  2.用人工刺激法,用手指或鈍物刺激中毒者的咽弓及咽后壁,用來催吐,如此反復直到吐出物為清亮液體為止。

  3.對可疑的`食物禁止再食用,收集嘔吐物、排泄物及血尿送到醫院做分析。

  4.對于催吐無效或神態不清者可以讓其喝牛奶或蛋清等潤滑劑來洗胃,結合毒物而防止毒物的吸收并保護胃粘膜。

  5.用硫酸鎂15-30g加水200ml來給中毒者導瀉。

  6.項目指揮部接到報告后,即指令全體人員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了解和掌握疫情,開展搶救和維護現場秩序,封存事故現場,獲取中毒食品化驗樣品,供衛生防疫部門檢驗。、

  7.現場安全員應對中毒事故進行原因分析,制定相應的糾正預防措施,認真填寫事故調查報告,并上報項管部及有關上級機關。

  四、應急物資

  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 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

  五、通訊聯絡

  醫院搶救中心:120 匪警:110 火警:119

  工地現場值班電話:

  有關負責人電話:

  項目負責人: 手機:

  安 全 員: 手機:

  技術負責人: 手機:

  六、注意事項

  1.事故發生時就組織人員進行全力搶救,視情況撥打120急救電話和馬上通知有關負責人。

  2.如果患者昏迷則需側躺送醫院救治,以免自然嘔吐物吸入氣管里面。

  3.不可作口對口人工呼吸,以免將毒烏得勒支吸入施救者體內造成中毒。

  4. 誤食腐蝕性毒物(如強酸、強堿類)者或昏迷者,或抽筋者或中毒孕婦不可進行催吐。

  5.重癥中毒者要禁食8-12小時,可靜脈輸液,待病情好轉后,再吃些米湯、面條等易消化食物。

【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相關文章:

經典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08-26

關于公司食物中毒的應急處理預案08-10

學校集體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01-06

學校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精選13篇)04-24

有關學校集體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08-11

食物中毒事件處理應急預案11-26

幼兒園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03-05

食物中毒應急預案07-07

食物中毒的應急預案11-23

食物中毒應急預案[經典]11-22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 偷自拍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的视频 | 日本亚洲高清中文不卡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