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網 > 職場勵志 > 你的心靈在哪里?

你的心靈在哪里?

發布時間:2017-07-02    來源:職場勵志

      善于傾聽永遠是一種美德。在喧囂的都市,我們每日穿行于如織的車流之中,忙碌于身邊瑣碎的工作之中,身陷入家庭生活的繁雜之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總是習慣聽從外界的聲響,聽得見汽車的鳴笛聲,聽得見學生的爭吵聲,聽得見領導的批評與贊揚聲,聽得見鍵盤的敲擊聲……唯獨,我們聽不見自己心靈的低吟。
  陶行知的一生經歷了許多榮辱沉浮,這位偉大的教育家蔑視一切陳規,討厭浮華做作,歸國回來,他毅然放棄了歸國學者的身份,僅僅聽從內心的聲音,堅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布衣下鄉,創辦了南京曉莊師范學校,回到普通老百姓的行列,師生一起勞作,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寫就了一篇永遠不會完稿的詩集。他為中國的鄉村教育爭得了一席之地,開創了中國“生活教育”的先河,成為中國教育界的“杜威”,以他難以超越的教育思想,影響著中國教育的發展進程。這就是心靈聲音的力量,陶行知的成功,就在于他首先傾聽到的永遠是他內心的聲音。
  每天,我們都在做著同樣的事情:工作著或休息著,只為拿工資養活自己和家人,即使有時因為工作不能使我們感到愉悅,也不會有因此而辭職的念頭。于是,就有了快樂與不快樂的老師,而快樂與不快樂的區別,就在于他們是否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
  聽不見自己內心聲音的教師,他在重復的工作之中,逐漸變得煩躁不安,覺得自己不喜歡教師這份工作,又不得不以此來謀生,于是將自己的工作當作一種發泄,無意之中,他就在不斷地踐踏著自己的靈魂,對自己和學生、學校造成一種損失和傷害,卻又無法從中解放出來,他沒有及時聽到內心警衛發出的警告:“這個學科不適合你。”
  所以,他在痛苦中工作著、生活著,也將此情緒帶給他的學生、他的同事、他的家人,如瘟疫般蔓延著。
  而那個快樂的教師,他的學生幸福,他的同事快樂,他的家人愉悅,為什么?因為,在工作之余,他總會抽時間去獨處靜思,去沉思默讀,去野外散步,去讀報刊,去找一個可以傾訴的朋友,直至去聆聽自己的心靈語言。在不斷傾聽的過程之中,他接受著內心的指引,并在與心靈的對話中驚喜地發現:我喜歡我的工作,我在工作中很快樂。這樣的教師就像一個快樂的天使,讓每一個與他相處的人都感到快樂無比。
  帕爾默在《教學勇氣》中曾談到“當教師失去心靈”這一敏感話題,這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一個人,如果連自己心靈的聲音都聽不到,還奢談什么與別人平等對話?一個教師,如果不能傾聽自己心靈的言語,連自己都不認識、不了解,不知道自己的專長,不知道自己對所教學科的能力與興趣,不了解自己的教學特色,不明了自己的課堂……又怎能去徹底地認識教材、認識學生、認識教學活動呢?他又如何發現自己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呢?
  所以,在忙碌的生活中給自己留下一顆睿智而從容的心吧,以平和的心境微笑著傾聽心靈深處美妙的聲音,你將會觸及自己本質的部分,這一歷程會使你的生命發生蛻變,讓你能夠跟當下的自己在一起,更輕松,更寧靜,更真實,更有接受的能力,將會讓你有機緣近距離地觸摸到既熟悉又陌生的自己。
  讓我們經常問一下自己:我的心靈在哪里?別讓自己迷了路。

欄目推薦
熱點排行
推薦閱讀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中国AV免费在线播放 | 精品久久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久 | 新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 亚洲女性性爱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