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普通病房消毒制度

時間:2024-06-09 19:22:59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疫情期間普通病房消毒制度(精選9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制度對人們來說越來越重要,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那么擬定制度真的很難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疫情期間普通病房消毒制度,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疫情期間普通病房消毒制度(精選9篇)

  疫情期間普通病房消毒制度 篇1

  一、目的

  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消毒隔離工作,根據(jù)《醫(y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guī)范》、《醫(yī)療機構環(huán)境表面清潔與消毒管理規(guī)范》、《醫(y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一版)》要求,認真做好診療環(huán)境(空氣、物體表面、地面等)、醫(yī)療用品、患者用物等的清潔消毒,杜絕交叉感染發(fā)生,特制定該制度。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全院各臨床醫(yī)技科室

  三、具體要求

  1、空氣消毒

  1.1普通門診和病區(qū),盡量做好通風換氣,必要時進行空氣消毒。

  1.2預檢分診、應急隔離病室、應急留觀室及醫(yī)技部門檢查發(fā)熱患者的房間在自然通風的基礎上,每天空氣消毒兩次,有人情況下,可使用空氣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無人情況采用紫外線空氣消毒,每次>30分鐘。

  1.3疑似新冠感染患者出院后可采取5000mg/L過氧乙酸,按照20ml/m3—30ml/m3的用量進行噴霧消毒。

  2、環(huán)境及物體表面清潔消毒

  2.1低度風險區(qū)域:基本沒有患者或患者只作短暫停留的區(qū)域。如行政管理部門、圖書館、會議室等。

  清潔消毒方法:物體表面常規(guī)情況下采取清水擦拭,疫情防控期間可采用75%乙醇擦拭消毒;地面清水拖地。

  2.2中度風險區(qū)域:有普通患者居住,患者體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對環(huán)境表面存在潛在污染可能性的區(qū)域。如普通住院病房、門診診室、功能檢查室等。

  清潔消毒方法:物體表面、醫(yī)療設備表面、高頻接觸的.環(huán)境表面常規(guī)情況下可選用75%乙醇、500mg/L含氯消毒劑或消毒濕巾等,每日至少2次。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劑進行拖地。

  2.3高度風險區(qū)域:有感染或定植患者居住的區(qū)域以及對高度易感患者采取保護性隔離措施的區(qū)域,如手術室、產房、重癥監(jiān)護病區(qū)、移植病房等。

  清潔消毒方法:物體表面、醫(yī)療設備表面、高頻接觸的環(huán)境表面常規(guī)情況下可選用75%乙醇、500mg/L含氯消毒劑或消毒濕巾等,每日至少2次。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劑進行拖地。

  2.4極高風險區(qū)域:有可疑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居住、檢查的區(qū)域。如預檢分診、普通病區(qū)的隔離病室、應急留觀室、發(fā)熱患者相對固定使用的醫(yī)技檢查部門。

  清潔消毒方法:物體表面、醫(yī)療設備表面、高頻接觸的環(huán)境表面常規(guī)情況下可選用75%乙醇、2000mg/L含氯消毒劑或消毒濕巾等,每日至少2次。地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劑進行拖地。

  2.5公共區(qū)域清潔消毒:電梯、自助服務設備、欄桿等可采用75%乙醇、500mg/L含氯消毒劑進行擦拭消毒。每日至少2次,疫情防控期間,可適當增加消毒次數(shù)。

  2.6有疑似感染患者或感染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污染時,可先用吸濕材料去除污染物,然后采用2000mg/L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作用30分鐘后,再用清水擦拭。

  2.7感染高風險的區(qū)域為防止環(huán)境和一般物體表面污染,也可采用一次性塑料薄膜覆蓋診療器具或物品表面,使用后按醫(yī)療廢物進行處置。

  3、診療用品消毒

  3.1疫情防控期間盡量選用一次性使用物品,一人一用一廢棄。

  3.2非一次性使用的止血帶、體溫表、血壓計、聽診器等,最好給患者固定使用,用后75%酒精或5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或浸泡消毒30分鐘。

  3.3公共使用的物品如輪椅、擔架等應一人一用一消毒,可采用75%酒精或5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

  3.4重復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及物品按照消毒供應中心要求:普通患者使用后,使用者應及時進行初沖后放入密閉容器內待收;隔離病室、應急留觀室或被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污染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先去除明顯污染物后,用20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30分鐘后,流動水下去除消毒劑后,置于封閉容器內,并在容器外標注,由消毒供應中心單獨回收處理。

  4、標本運送箱

  嚴格按照生物安全有關要求對送檢標本進行包裝和運送。運送箱的表面采用75%酒精或500mg/L含氯消毒劑溶液擦拭消毒。

  5、醫(yī)療廢棄物管理

  5.1疫情防控期間,工作人員廢棄的口罩按一般感染性廢物進行管理,放置于醫(yī)療廢物包裝袋內。

  5.2預檢分診、隔離病房、應急留觀室、疑似或確診患者產生的垃圾均按醫(yī)療廢物處理,使用雙層醫(yī)療廢物包裝袋進行分層封某某,并在標簽上注明。要做到專人管理、及時收集、做好記錄、分類存放、專車運輸、定點處置。

  5.3普通病區(qū)的感染患者、多重耐藥菌患者使用后的`輸液袋(瓶)及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后的擦痰紙等疑似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廢棄物,按感染性廢物進行處置,棄置于醫(yī)療廢物包裝袋內,3/4滿鵝頸式封某某后,專人收集,密閉運送。

  5.4預檢分診、隔離病房、應急留觀室等疑似感染患者使用后的的織物(病號服、床單、被罩等)棄置于橘紅色印制有“感染性織物”的包裝袋內,2/3滿封某某待收。

  5.5醫(yī)技檢查部門接診發(fā)熱患者產生的垃圾按醫(yī)療廢物進行處置。

  疫情期間普通病房消毒制度 篇2

  消毒隔離制度

  1、醫(yī)務人員上班時間要衣帽整齊,下班就餐,開會時應脫去工作服,進行前戴口罩。工作服及口罩要定期清洗、更換,保持清潔。

  2、診療,護理操作診療、換藥、處置工作前后均應洗手,必要時手消毒,無菌操作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guī)程。

  3、進入人體組織或無菌器官的醫(yī)療用品必須滅菌;接觸皮膚,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須消毒。用過的醫(yī)療器材和物品,應先去污染,徹底清洗干凈,再消毒或滅菌;其中,感染癥病人用過的醫(yī)療器械和物品,應先消毒,徹底清洗干凈,再消毒或滅菌。

  4、各種醫(yī)療用具,使用后均須消毒后備用。連續(xù)使用的氧氣濕化瓶、霧化器、呼吸機的管道、早產兒暖箱的濕化器等器材,必須每日消毒,用畢終末消毒,干燥保存。濕化液應用滅菌水,藥杯、餐具必須消毒后再用。

  5、患者的安置原則為:感染病人與非感染病人分開,同類感染病人相對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單獨安置。

  6、病室內應定時通風換氣,必要時進行空氣消毒,地面應濕式清掃,遇污染時即可消毒。

  7、病人衣服、床單、被套、枕套每周更換1—2次,枕芯、棉褥、床墊定期消毒,被血液、體液污染時及時更換;禁止在病房、走廊清點更換下來的'衣物。

  8、病床應濕式清掃,一床一套,床頭柜應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轉科或死亡后,床單位必須進行終末消毒處理。

  9、治療室、換藥室、配餐室、病室、廁所等應分別設置專用拖布,標記明確,分開涼干,定期消毒。

  10、對感染性疾病患者及其用物按感染性疾病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采取相應的消毒隔離和處理措施。

  11、傳染病人應在指定的范圍內活動,不準互串病房和隨意外出,到他科診療時,應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門診病人應在指定地點就診。

  12、護理部、院感科、各科院感控制小組成員,定期或不定期對消毒隔離制度落實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對重大問題提交院感委員會研究解決。

  治療室、換藥室、處置室消毒隔離制度

  1、室內布局合理,清潔區(qū)、污染區(qū)分區(qū)明確,標志清楚,有流動水洗手設施。

  2、進入室內時應衣帽整潔,帶口罩,操作前洗手,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原則。

  3、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無菌物品按滅菌日期依次防入專柜,過期重新滅菌。

  4、無菌物品必須一人一用一滅菌。

  5、各種藥品分類放置,標簽明顯,字跡清楚,抽出的藥液,開啟的靜脈輸入用無菌液體須注名時間,超過2小時后不得使用。

  6、碘酊、碘伏、酒精應密閉保存,每周更換2次,容器每周滅菌2次。無菌敷料罐應每天更換并滅菌;置與無菌儲槽中的滅菌物品一經打開,使用時間最長不得超過24小時。

  7、治療車上物品應排放有序,上層為清潔區(qū),下層為污染區(qū),進入病室的治療車、換藥車應配有快速手消毒劑。

  8、堅持每日清潔、消毒制度。室內每天空氣消毒兩次,有記錄。每做完一項處置,要隨時清理,地面濕式清掃,清潔用具要專用,除工作人員及治療病人外,其他人員不許在室內逗留。

  疫情期間普通病房消毒制度 篇3

  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離制度

  1、醫(yī)務人員上班時間根據(jù)工作流程穿戴隔離衣、防護用品,只能在限定的區(qū)域操作,不能隨意違規(guī)走動。

  2、診查不同病種的病人間應嚴格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時帶手套。

  3、不同感染癥病人應分開安置,掛隔離標志,特殊感染病人單獨安置,教育病人在限定的區(qū)域內活動,不互串病房,食品、物品不混用。

  4、病人用過的醫(yī)療器械及用品要先消毒,后清洗,再根據(jù)要求消毒或滅菌。

  5、每日按常規(guī)做好病室的`空氣、物體表面及地面的消毒工作,病人出院后嚴格終末消毒。

  6、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病房污水經消毒后排放,固體污物防入雙層感染性污物袋,封閉后送焚燒爐焚燒。

  7、嚴格探視陪伴制度,減少探視、陪伴人員,并做好安全教育和防護措施。

  手術室消毒隔離制度

  1、手術室分污染區(qū)、清潔區(qū)、無菌區(qū),各區(qū)域間標志明確,符合功能流程。

  2、進入手術室要換工作衣,戴帽子、口罩、換鞋,外出時必須更換外出衣及外出鞋。

  3、手術器具及物品必須一用一滅菌,能壓力蒸氣滅菌的應使用高壓蒸汽滅菌;油、粉、膏等首選干熱滅菌;不耐熱物品如:各種導管、精密儀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選用低溫滅菌法。

  4、麻醉用具應定期清潔、消毒,接觸病人的用品應一人一用一消毒;嚴格遵守一次性醫(yī)療用品的管理規(guī)定。

  5、洗手刷應一用一滅菌。

  6、醫(yī)務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消毒滅菌制度和無菌技術操作規(guī)程。

  7、嚴格執(zhí)行衛(wèi)生、消毒制度,必須濕式清潔,每周固定衛(wèi)生日。

  8、嚴格控制參觀人員,手術間盡量減少流動人員,減少手術間開關門的次數(shù)。

  9、隔離病人手術通知單上注明感染情況,嚴格隔離管理,術后器械及物品雙消毒,標本按隔離要求處理,手術間嚴格終末消毒。

  10、手術廢棄物品放入黃色垃圾袋內,封閉運送,無害化處理。

  供應室消毒隔離制度

  1、布局合理,污染區(qū)、清潔區(qū)、無菌區(qū)三區(qū)劃分清楚,路線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潔,強制通過,不得逆行。

  2、根據(jù)各房間的功能、大小等特點,選用有效的消毒方法,確定消毒時間,同時要做好消毒效果的監(jiān)測。

  3、無菌區(qū)工作人員應嚴格遵守無菌規(guī)則,室內門窗及無菌柜要潔凈無塵,每天上班后用含氯消毒劑擦拭物體表面和地面,然后空氣消毒,定期做空氣培養(yǎng),記錄監(jiān)測結果。

  4、滅菌合格物品應有明顯的滅菌標志和日期,專室專柜存放,在有效期內使用。一次性使用無菌醫(yī)療用品,拆除外包裝后,方可移入無菌物品存放間。

  5、下收下送車輛,潔污分開,每日清洗消毒,分區(qū)存放。

  6、洗滌間工作完畢后,將洗滌池內外刷洗干凈,清理濾水雜物,用含氯消毒劑消毒池內外,地面及近地墻面。

  7、各區(qū)域清潔用具應區(qū)分,用后消毒處理后備用。

  疫情期間普通病房消毒制度 篇4

  產房消毒隔離制度

  1、產房非限制區(qū)、半限制區(qū)、限制區(qū)劃分明確,標志明顯。

  2、所有人員進入產房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及換鞋。

  3、一般產婦根據(jù)標準預防的原則實施消毒隔離,保護產婦和工作人員的安全。

  4、對感染癥產婦或疑似感染癥的產婦,應隔離待產、分娩,按隔離技術規(guī)程護理和助產。所有物品嚴格按消毒滅菌要求單獨處理;用過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盤必須放入黃色污物袋內密閉運送,無害化處理,房間應嚴格進行終末消毒處理。

  5、產房所用物品,應按規(guī)定定期消毒,每月做細菌監(jiān)測,保留監(jiān)測結果。

  ICU消毒隔離制度

  1、工作人員進入ICU應換專用工作服,換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進入。

  2、病人的安置應感染病人與非感染病人分開,特殊感染病人單獨安置,診療活動應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控制交叉感染。

  3、保持室內清潔衛(wèi)生,每日用消毒液拖地兩次,對室內空氣應定期進行消毒監(jiān)測。

  4、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規(guī)程,認真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時帶手套。

  5、注意病人各種留置管路的觀察,局部護理與消毒,加強醫(yī)院感染監(jiān)測。

  6、加強抗感染藥物應用的管理,防止病人發(fā)生菌群失調,加強細菌耐藥性的監(jiān)測。

  7、加強對各種監(jiān)護儀器設備,衛(wèi)生材料及病人用物的消毒與管理。

  8、嚴格探視制度,限制探視人數(shù);探視者應更衣、換鞋、戴帽子、口罩,與病人接觸前要洗手。

  9、對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藥菌感染的病人,嚴格消毒隔離措施。

  新生兒病房消毒隔離制度

  1、工作人員入室前應嚴格洗手,消毒、更衣。患有皮膚化膿及其他傳染病的工作人員不得入內。

  2、室內保持安靜、整潔,工作人員做到四輕,病室應定期通風、換氣、消毒,濕式擦拭物體表面及地面,潔具專用,每月做空氣、物體表面、醫(yī)護人員手細菌監(jiān)測并記錄結果。

  3、各種醫(yī)療用具用后必須消毒,新生兒用具每日消毒,每月食具細菌監(jiān)測一次。

  4、嚴格探視制度,探視者應著清潔服裝,洗手后方可接觸嬰兒。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間,禁止探視。

  5、新生兒出院后,其床單元、保溫箱等,應徹底清潔、消毒。

  疫情期間普通病房消毒制度 篇5

  檢驗科消毒隔離制度

  1、工作人員上班時間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時穿隔離衣,膠鞋,帶口罩,手套。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檢驗用品,用后進行無害化處理。

  3、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規(guī)程,靜脈采血必須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微量采血應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片;對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無菌物品如棉簽、棉球、紗布等及其容器應在有效期內使用,開啟后使用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使用后的廢棄物品應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不得隨意丟棄。

  5、各種器具應及時消毒、清洗;各種廢棄標本應分類處理。

  6、報告單應消毒后發(fā)放。

  7、檢驗人員結束操作后應及時洗手,毛巾專用,每天消毒。

  8、保持室內清潔衛(wèi)生。每天對空氣,各種物體表面及地面進行常規(guī)消毒。在進行各種檢驗時,應避免污染;在進行特殊傳染病檢驗后,應及時進行消毒,遇有場地、工作服或體表污染時,應立即處理,防止擴散,并視污染情況向上級報告。

  洗衣房消毒隔離制度

  1、洗滌區(qū)、壓熨、折疊區(qū)、清潔衣物存放區(qū)布局合理,潔污分開,通風良好。物流由污到潔,順行通過,不得逆流。

  2、指定地點收集污物,避免在病房清點,專車、專線運輸。運送車輛潔污分開,每日清洗消毒。

  3、認真執(zhí)行衣物清洗的.規(guī)章制度,分類清洗。被血液、體液污染的衣物應單獨消毒、清洗。消毒采用含氯消毒劑,消毒時間不少于30分鐘;消毒一般物品有效氯含量≥500mg/L,消毒污染物品有效氯含量≥500mg/L,煮沸消毒為20—30分鐘。洗滌劑的洗滌時間為1小時。傳染病污染的衣物,封閉運輸,先消毒后清洗。

  4、清潔被服專區(qū)存放。

  5、工作環(huán)境保持衛(wèi)生,每日清潔消毒,每周大掃除。

  6、工作人員作好個人防護,每日洗澡更衣,接觸污物后洗手。

  疫情期間普通病房消毒制度 篇6

  導管室消毒隔離制度

  在執(zhí)行手術室消毒隔離制度的基礎上,做好以下工作:

  1.如果導管為一次性使用無菌醫(yī)療用品,不得重復使用。

  2.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審批的產品,說明書未界定一次性使用的導管,應按去污染、清洗、滅菌的程序進行處理

  3.傳染病人用過的導管不得重復使用。

  門、急診消毒隔離制度

  門、急診治療室、換藥室、觀察室、ICU、手術室應執(zhí)行相關部分的'消毒隔離制度外,做好以下幾方面:

  1.建立預檢分診制度,發(fā)現(xiàn)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應到指定隔離診室疹治,并及時消毒。

  2.建立健全日常清潔、消毒制度,病人嘔吐物、排泄物要及時消毒處理。

  3.醫(yī)務人員的手要隨時流水清洗和消毒。

  4.急癥搶救室及平車、輪椅、診察床等應每日定時消毒,被血液、體液污染時應及時消毒處理。

  5.急診搶救器材應在消毒、滅菌的有效期內使用,一用一消毒或滅菌。

  輸血科消毒隔離制度

  1、布局合理,區(qū)域劃分明確,應有清潔區(qū)、半污染區(qū)和污染區(qū)。血液儲存、發(fā)放處、成份室、采血室和輸血治療室設在清潔區(qū),血液檢驗和處置室應設在污染區(qū),辦公室設在半污染區(qū)。

  2、管理要求:

  1)進入輸血科的血液及試劑必須有國家衛(wèi)生行政部門和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頒發(fā)的許可證。

  2)必須嚴格按衛(wèi)生部頒發(fā)的《醫(y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試行)》和《臨床輸血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的程序進行管理和操作。

  3)儲血冰箱應每周進行清潔和消毒,防止污染。每月對冰箱的內壁進行生物學監(jiān)測,不得檢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霉菌。

  4)工作人員上崗前應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檢查乙肝病毒抗體水平。接觸血液必須戴手套,脫手套后洗手。一旦發(fā)生體表污染或銳器刺傷,應及時處理。

  5)廢棄的一次性使用醫(yī)療用品、廢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須分類收集后集中處理。

  疫情期間普通病房消毒制度 篇7

  一、學校環(huán)境衛(wèi)生及消毒制度。

  1、學校各班級教室每日由值日生打掃衛(wèi)生,辦公室每天安排工作人員值日,學校每周進行一次大掃除。辦公室和教室每天要有充足時間打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2、學校定期噴灑消毒液或石灰水進行噴霧消毒,防止病菌的滋生和傳染。(總務處負責)

  3、各班清潔衛(wèi)生打掃學生每天負責進行公共環(huán)境衛(wèi)生打掃,定期做好滅“四害”工作。

  4、各班飲水機每天由專人進行保潔工作,由供水部門進行定期消毒工作。

  5、如發(fā)現(xiàn)校外、社區(qū)有類似“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病例,全校各部門按照“防非”、防治“禽流感”時期學校消毒制度進行責任區(qū)內的消毒工作。

  6、如發(fā)現(xiàn)班內有類似“流感”、 “禽流感”、“ 手、足、口病”的現(xiàn)象,則班主任應及時做好監(jiān)控和上報工作,并做好相應的.消毒措施。

  7、星期三為學校清潔衛(wèi)生大掃除時間(包括消毒)。

  二、個人衛(wèi)生、消毒制度。

  1、飲水必須自帶獨用茶杯,不喝生水、涼水,不吃生菜、涼菜。

  2、學生應做到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大小便;勤剪指甲,飯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從口入;日常生活中要勤洗澡、勤換衣服,保持清潔衛(wèi)生。

  3、洗手設施要放置消毒肥皂。(總務處負責)

  三、廚房衛(wèi)生消毒制度。

  1、為加強學校飲食安全,防止病從口入,對食堂的餐具、炊具、室內設施作如下規(guī)定:

  2、食堂對炊具、餐具,堅持每次用餐后,用消毒水清洗。每天對餐具用開水蒸煮10—20分鐘。對消毒后的炊具要有保潔措施。

  3、采購回來的肉、菜一定要洗干凈。菜要洗3次,做到無雜物;食物要煮熟,堅持不出不衛(wèi)生食品。

  4、炊事用具要經常保持清潔,每餐要清潔干凈,每天用消毒水抹熟食柜。

  5、食品過夜要加蓋放好,廚房人員分飯要堅持戴口罩。

  6、生熟食物嚴格分開,盛放及使用不同的用具,盛放要加蓋,防止蚊蠅等叮、爬及污染。

  7、每餐后對食堂的地板、水溝用漂白的粉消毒。消毒池不洗食品和污物,溲水桶應保持清潔,并加蓋。

  8、采購滅鼠、滅蚊、滅蠅的藥物,加強除“四害”工作,清除有害生物的繁殖的場所。

  9、使用藥物消毒時,必須使用經國家批準使用的藥物,正確的配制使用,保證消毒有效。

  疫情期間普通病房消毒制度 篇8

  清潔范圍以及注意事項:

  1.目的:保持整個醫(yī)院清潔、優(yōu)美、舒適的工作環(huán)境,輔助控制病源傳播速度工作,為患者提供良好的醫(yī)療環(huán)境。

  2.各清潔組負責醫(yī)院環(huán)境的清潔工作,每個醫(yī)院員工有義務保持環(huán)境的清潔。醫(yī)院職工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

  2.1清除肉眼可見的積灰、斑點、污垢、油漬、垃圾等,用消毒劑對部分所清潔的物品進行消毒。

  2.2在清潔工作的同時,發(fā)現(xiàn)室內建筑、設施有所損壞,應及時報告有關人員。

  2.3根據(jù)不同要求,處理生活垃圾、污染垃圾及其它垃圾。

  3.清潔組與其他有關部門的職責分工:

  3.1各清潔組負責清潔屬于自己的衛(wèi)生區(qū)域。

  3.2醫(yī)療儀器由使用人員及專屬科室人員負責清潔保養(yǎng)。

  3.3消防器材由經過消防培訓的人員負責檢查、清潔。

  3.4運送病人的工具(含救護車)由司機負責清洗。

  3.5各醫(yī)療科室的專業(yè)用具由供應室負責清洗消毒。

  4.清潔工作注意事項:

  4.1各衛(wèi)生區(qū)的地面清潔。

  4.2清潔員在工作時不要將工具任意堆放,以至影響其他人員工作或引起道路堵塞。

  4.3清潔員在工作中不得任意撥去任何醫(yī)療器械或辦公室的電源插頭。

  4.4清潔辦公室、會議室及病房時,應先敲門明確是否有人,盡量在不使用的情況下清掃;如有人正在使用,應先征得同意后再行清掃。

  4.5更換窗簾、沙發(fā)套時,盡量注意不要將灰塵揚起;

  4.6清潔員工作時,不要動用桌上的文件及醫(yī)療用品。

  4.7各種清潔劑、消毒劑必須妥善保管。

  4.8清潔工作完畢,應及時鎖門。

  4.9清潔工具須保持干凈,每天清洗。醫(yī)療用房使用的工具須每天消毒。

  5.各部門負責人需和清潔組共同承擔起監(jiān)督本部門環(huán)境衛(wèi)生的責任,包括:

  5.1將觀察到的問題和關注的事項反饋給清潔人員。

  5.2進一步檢查清潔方面存在的問題是否得到改善或糾正。

  1、負責本作業(yè)區(qū)域的各項保潔工作,達到質量合格,符合貫標標準;

  2、按時巡視,對不合格項及時處理;

  3、努力鉆研業(yè)務,愛護車輛,熟練掌握操作技術;

  4、增強安全意識,嚴格執(zhí)行各項操作規(guī)程,杜絕冒險蠻干,確保不發(fā)生任何設備及人身安全事故;

  5、服從調動聽從指揮,自覺遵守醫(yī)院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

  6、注意儀容儀表、禮貌用語,做到愛崗敬業(yè)、盡職盡責;

  7、配合其他員工做好公共設施的清掃保潔工作;

  8、按時、按質、按量全面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各項臨時性任務。

  各清潔組崗位職責

  一.門診清潔人員崗位職責

  工作概要:專人負責門診、輔助科室的清潔衛(wèi)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就診,檢查環(huán)境。工作職責:

  1.負責各科室地面清潔情況。

  2.做好桌椅、電腦及其他電器、儀器的表面清潔工作。

  3.打掃門診樓梯、走廊、扶手及門窗、墻面的衛(wèi)生。

  4.及時消除病人的嘔吐物、分泌物等。

  5.及時清理各診室的污物、垃圾。

  二.小手術室清潔人員崗位職責

  工作概要:及時全面地做好小手術室區(qū)域的清潔衛(wèi)生,為急診醫(yī)療提供一個整潔的環(huán)境。工作職責:

  1.每日定時打掃小手術室地面衛(wèi)生。

  2.用消毒水及時清潔急診區(qū)域的地面、墻面的血跡和嘔吐液等。

  3.保持醫(yī)療輔助儀器的外表清潔。

  4.加強對急診醫(yī)療器械的重點消毒。

  5.及時更換小手術室的垃圾袋及一次性床單。

  6.完成臨時指派和各項任務。

  三病區(qū)保潔員崗位職責

  工作概要:專門負責病區(qū)及醫(yī)護人員的辦公室,為病房提供一個舒適整潔的環(huán)境。

  工作職責:

  1.清潔病房內床、桌、椅、柜、燈、設備帶及門、窗、墻、地。

  2.做好“二盆”(洗臉盆、坐便盆)的清潔衛(wèi)生。

  3.保持病區(qū)走廊、門、窗、墻面、地面、扶攔及樓梯和示意牌等潔凈。

  4.保持護士站的桌、椅、水池及周邊環(huán)境的整潔。

  5.負責醫(yī)生辦公室、值班室和治療室的門窗、桌椅和墻面、地面和衛(wèi)生間的清潔。

  6.對垃圾桶里的垃圾進行分類管理及銷毀。

  四.手術室保潔員崗位職責

  工作概要:專門負責手術區(qū)域的清潔衛(wèi)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手術環(huán)境。

  工作職責

  1.嚴格按照手術科室規(guī)定操作,上班前必須更換手術室工作衣、褲、帽、口罩和手套。

  2.認真做好手術臺、桌椅、墻面、地面和器械柜外等清潔消毒工作。

  3.充分做好術前準備室和術后復蘇室的床、桌、椅、柜和玻璃門窗的清潔消毒工作。

  4.保持手術室、更衣室等處的清潔衛(wèi)生。

  5.及時處理手術室的垃圾,并按規(guī)定裝入相應顏色的垃圾袋。

  6.統(tǒng)一堆放穿過的手術衣、褲,并集中裝入指定布袋內。

  7.保持走廊地面、墻面、門窗等處的清潔。

  8.嚴禁帶戒指、手表等裝飾品操作,以防交叉感染。

  疫情期間普通病房消毒制度 篇9

  血液凈化室消毒隔離制度

  1.對血液透析機定期消毒,嚴格監(jiān)測;一次性透析器不得重復使用。

  2.工作人員定期體檢,操作時必須注意消毒隔離。加強個人防護。

  3.進入血液凈化室應更衣、換鞋、戴帽子、口罩,嚴格洗手。

  4.應對病人常規(guī)進行血液凈化前肝功能、肝炎病原學等化驗檢查。

  5.傳染病患者血液凈化在隔離凈化間內進行,固定床位專機透析,采取相應的隔離、消毒措施。急癥病人應專機透析。

  6.加強透析液制備輸入過程的質量監(jiān)測。

  7.對透析中出現(xiàn)發(fā)熱反應的病人,及時進行血培養(yǎng),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

  8.每月必須對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進行監(jiān)測,當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嚴重感染病例時,應增加采樣點,如原水口、軟化水出口、反滲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時進行監(jiān)測。

  口腔科消毒隔離制度

  1.診療區(qū)域內應當保證環(huán)境整潔,每日對口腔診療、清洗、消毒區(qū)域進行清潔、消毒每日定時通風或者進行空氣凈化;對可能造成污染的診療環(huán)境表面及時進行清潔,消毒處理。每周對環(huán)境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潔、消毒。

  2.進入病人的口腔內的所有診療器械,必須達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滅菌”的要求。

  3.對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須洗手或手消毒,操作時必須帶口罩、帽子,必要時配戴防護鏡。

  4.凡接觸病人傷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機、車針、擴大針、拔牙鉗、挺子、鑿子、手術刀、牙周刮治器、潔牙器、敷料等)每人用后均應滅菌,常用口腔科檢查器、充填器、托盤等每人用后均應消毒。

  5.凡接觸病人體液、血液的修復、正畸模形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須消毒。

  6.用后的敷料等感染性廢物應及時清理、密閉、焚燒。

  內窺鏡室消毒隔離制度

  1.內窺鏡室診查區(qū)、洗滌消毒區(qū)、清潔區(qū)劃分明確,保持室內清潔,操作結束后嚴格進行消毒處理。

  2.不同部位的內鏡的診療工作應當分室進行;不同部位內鏡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設備應當分開。

  3.工作人員清洗消毒內鏡時,應當穿戴必要的防護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滲透圍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4.內鏡及附件的數(shù)量應當與醫(yī)院規(guī)模和接診病人數(shù)相適應,以保證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達到相應的消毒、滅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5.進入人體無菌組織或器官的內窺鏡及附件,如腹腔鏡、關節(jié)鏡、腦室鏡、膀胱鏡、宮腔鏡等必須滅菌;消化道內窺鏡、陰道鏡等必須消毒;活檢鉗應滅菌處理。

  6.用后的內窺鏡及附件應立即用流動水清洗,再用多酶洗劑刷洗,清水沖洗清除管道中的殘留組織,瀝干水分后再進行消毒。

  7.浸泡內窺鏡的消毒液選擇應符合要求,浸泡完全,時間符合要求。

  8.每日監(jiān)測使用中消毒劑的有效濃度,記錄保存,低于有效濃度立即更換。

【疫情期間普通病房消毒制度】相關文章:

疫情期間病房消毒管理制度(精選7篇)06-30

疫情期間食堂消毒制度06-30

疫情期間小區(qū)消毒制度06-30

疫情期間清潔消毒制度06-30

病房消毒制度試題07-07

學校疫情期間通風消毒制度(精選6篇)07-03

疫情防控期間消毒制度(通用7篇)03-20

藥店疫情消毒制度01-13

疫情學校消毒制度03-20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无线乱码字幕观看 |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首页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中 | 在线极品欧美aⅴ | 丝袜美腿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