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時間:2023-03-17 11:39:16 偲穎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護理醫療質量管理制度(精選10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逐漸認識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那么擬定制度真的很難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護理醫療質量管理制度,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護理醫療質量管理制度(精選10篇)

  護理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篇1

  1、凡在護理業務、技術及其他方面遇有疑難,本科室(病區)難以解決時,可申請會診。

  2、會診前申請科室(病區)應做好各種資料準備,目的明確,會診時報告病情及有關內容,做好會診記錄,會診后認真組織實施會診意見。

  3、病區會診:由病區護士提出申請,病區護士長召集有關人員參加。

  4、科間會診:由病區護士長提出申請,填寫會診單,經科護士長同意或直接送被邀科室(病區)。被邀科室(病區)的'護士長或主管護師以上人員參加會診。會診一般要求在兩天內完成,會診由護士長主持,科護士長及病區有關人員參加,責任護士書寫會診記錄。

  5、院內會診:由病區護士長提出申請,填寫會診單,經科護士長,護理部同意后送被邀科室(病區),并確定會診時間,被邀科室(病區)派出有豐富經驗的主管護師以上人員或護士長參加。會診由申請病區護士長主持,護理部工作人員,科護士長及相關人員參加,詳細記錄會診意見,應邀會診護士填寫會診記錄。

  6、院外會診:由科護士長或病區護士長提出申請,填寫會診單,經護理部同意,會診單經護理部蓋章發往被邀醫院護理部。會診由科護士長或病區護士長主持,護理部工作人員、科護士長及病區有關人員參加,應邀會診護士書寫會診記錄。

  7、緊急會診:被邀請的人員必須隨請隨到,雙方及時做好記錄。

  護理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篇2

  為了提高我科室的護理質量,使各班護士對所當班的職責有明確的認識,以便能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各項護理工作,現調整如下:

  一、主班:從早上8:00至下午5:00,其中上午11時至11:20分為午餐時間(病人多忙不過來時適當調整)其職責除完成好正常的治療護理工作外還負責;洗胃,拔胃管;導尿,拔尿管,灌腸,安裝及拆卸心電監護儀危急重病人的搶救和護理工作。

  二、白班:中午12:00至下午5:30分,其職責除完成好正常的治療護理工作外還負責:主班人員下班后接替該班的工作,三測單的繪制(注:醫囑必須簽名,不得漏簽或者不簽,)交班報告和護理記錄單的書寫工作(三測單和護理記錄單楣欄項目填寫齊全,不得漏項和缺項,無涂、刮、擦、粘)更換消毒液;另外還負責當天5:30至第二早上8:00這段時間的急診以及接送病人的工作,口腔護理和防褥護理工作。

  三、夜班;從下午5:30至第二天早上11:30分。(病人多時以及星期天早上延長至12:00)。其職責除完成好正常的治療護理工作外還負責:三測單的繪制和交班報告的'書寫,治療室打掃衛生后進行紫外線消毒,消毒時間不得低于35分鐘,清洗壓脈帶治療盤和有蓋方盤并打包送去消毒,臨睡前鎖好空置病房門,整理輸液卡及注射單并裝訂整齊,清點當天銷毀的輸液器和注射器數量并同紫外線消毒時長一起登記在冊;第二天早上8:00以前配制好各種皮試液以及其他各種準備工作,并負責當天的急診班和外出接送病人的工作。

  四、早班從早上8:00至12:00,做口腔護理和防褥護理。(夜班加班者可以不做)

  五、中班從早上9:00至下午3:00,做霧化吸入,病人霧化完后清理好霧化吸入器以及送霧管和口含管的清洗和消毒;夜班早上不加班時,由中班待出診班。

  六、如果需要下鄉,每人下一個辦事處,輪流著下。

  七、班排好后不得擅自更改,有事情必須調換或者調休者須征得排班者的同意。有特殊事情必須提前告知排班者,擅自改班者發生任何事任何后果自己負全責,與排班者無關!

  八、嚴禁遲到及踩點接班,必須提前5分鐘接班(如有特殊情況要遲到者必須告知當班者);要下班者在接班者未穿好工作服之前不得洗手脫工作服等待下班!

  九、急診班以及外出接送病人,必須保證10分鐘內到,若有事找不到人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負,并處罰金100元。

  十、急救車及急救箱管理嚴格按照《急救針水檢查登記本》上所規定的內容執行。急救車里的急救藥品用后及時補充,誰用誰補充!不得把責任推給急救車管理人員。

  十一、所需物品(如一次性用品),每人負責到藥房領取一個月。

  十二、手機必須保證24小時開機,若有急事打不通手機造成的后果自負,尤其是待班者!

  十三、國家規定的節假日,輪流著休息。如果兩人互相調整,不得影響到其他人。

  十四、嚴禁在上班時間玩手機和上網以及打電話閑聊,尤其是手機上網,發現一次罰款100元。

  十五、上班時嚴禁竄崗閑聊,下班時必須保證清潔交班。

  十六、儀器使用后,原則上誰使用的誰負責收拾干凈。假如儀器出現問題直接追究到個人。(注意:儀器使用完后,一定要先把開關關掉再拔插頭!)

  十七、不準穿拖鞋尤其是“夾腳拖鞋”夜間除外上班。

  未盡事宜,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完善,請各位同仁共同討論,提出寶貴意見,如討論通過后,請大家自覺嚴格遵守,互相監督,互相配合,不得違反。若屢次違反,必要時采取一定的懲處,例如:罰款!若沒有其它意見請簽字為證。

  護理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篇3

  (1)在分管院長及護理部主任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制定護理管理的有關制度、計劃、操作規程等,對全院各護理單元的護理質量進行全面監控。

  (2)每月對全院各護理單元進行護理工作質量(安全)檢查,有計劃地組織各類護理質量專項檢查,對存在的`問題與缺陷及時反饋并提出整改意見和措施,對問題與缺陷的改進措施有追蹤和成效評價,體現有持續改進過程。

  (3)督促各級護理人員認真執行各項護理常規,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落實專科及常見疾病護理質量標準。每季度進行考評,有記錄、有反饋。

  (4)對護理(安全)不良事件有成因分析和討論,查找事發原因和教訓,針對需要控制的環節提出合理化的改進措施。定期對護士進行安全警示教育,加強護理人員防范意識,減少和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5)負責全院護士三基考核及業務技能的培訓,定期舉辦業務講座,定期檢查護理人員掌握常見急救儀器、設備的使用情況,以保證對危重患者實施安全的護理操作。

  (6)組織開展疑難病例、高難度護理技術等的護理查房、護理會診和病例討論。

  (7)加強護理安全,嚴把重點護理環節(圍手術期護理、危重患者護理、輸血及藥物不良反應、特殊檢查前后等)的管理,定期檢查各護理單元分級護理執行情況、危重病人登記上報、質量檢查、護理措施落實情況、護理并發癥控制情況、搶救藥品、物品是否齊全完好、各科室對意外事件處置情況以及護理人員自我安全防范措施落實情況。

  (8)定期檢查“優質護理服務病房”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的落實情況以及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等。

  (9)定期檢查手術室護士對大手術病人的手術前后訪視、術后病人規范交接以及正確書寫手術護理記錄單等項工作的落實情況。

  (10)定期檢查供應室下收下送、滅菌物品環節質量要求、操作流程、各崗位職責落實情況以及消毒滅菌合格率。

  (11)定期檢查其它特殊科室相關護理質量和護理安全工作。

  (12)定期召開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成員會議,就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提出改進意見。

  護理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篇4

  醫療護理工作直接為人類的健康服務,更能反映出質量就是生命的內涵。為社會人群提供優質高效的整體化護理是醫院生存發展之本。因此,質量管理非常重要。質量管理是護理管理的.根本任務。

  一、醫院由分管院長、護理部主任、科護士長組成的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負責全院護理質量管理目標及各項護理質量標準制定并對護理質量實施控制與管理。

  二、護理質量實行護理部、科室、病區三級控制和管理。

  1、病區護理質量控制組(Ⅰ級)

  由2—3人組成,病區護士長參加并負責。按照質量標準對護理質量實施全面控制,對出現的質量缺陷進行分析,制定改進措施。檢查有登記、記錄并及時反饋,報表報上一級質控組。

  2、科護理質量控制組(Ⅱ級)

  由3—4人組成,科護士長參加并負責。每月進行護理質量檢查,填寫檢查登記表及護理質量月報表報護理部,研究分析問題,制定措施并落實。

  3、護理部護理質量控制組(Ⅲ級)

  由5—6人組成,護理部主任參加并負責。每月按護理質量控制項目全面進行檢查評價,填寫檢查登記表及綜合報表。及時研究、分析問題。反饋檢查結果,提出整改意見,限期整改。

  三、建立護理文書終末質量控制小組,護理部負責全院護理文書質量檢查。

  四、對護理質量缺陷進行跟蹤監控,實觀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五、各科及病區于每月30日以前報護理部,護理部進行綜合評價,填寫報表并反饋檢查評價結果。

  六、護理部隨時向分管院長匯報全院護理質量控制與管理情況,每季度召開一次護理質量分析會,每年進行護理質量控制與管理總結并向全院護理人員通報。

  七、護理工作質量檢查考評結果作為各級護理人員的階段考核內容。

  護理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篇5

  第一條質量管理:

  (一)組織機構:管委會(院長、業務副院長)、管理小組(科負責人)、醫務科專職人員(負責人、成員)、隨負責人變動而變動。

  (二)管理職能:質控辦主持醫院質控日常工作,每月參與考評,歸納匯總結果,將問題和缺陷反饋到各部門核實和實施獎懲。

  (三)會議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全體委員會議,由院領導通報醫療缺陷和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并提出下次會議檢查落實要點;同時在會上充分征求各委員對質量管理的意見或建議;共同討論持續改進辦法,修訂質量考核標準、效率指標、滿意度調查內容等,最后形成決議。

  第二條實施方案:

  (一)病歷質量檢查:

  1、每月抽查各臨床科室歸檔病歷10%以上,職能部門抽調具有臨床經驗的人員按標準評分,評出不合格病歷,將不合格條款用書面形式反饋到科室,三天內科室將反饋表返回醫科后實施獎懲。對出現的質量問題舉辦講座,列專題進行全院性質量宣傳教育等。

  2、每月在現場考評時抽查近三日未出科病歷質量,當場考評,按標準獎懲。

  (二)醫療質量考評: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實施對臨床各科室、臨床相關科室(醫技部門、麻醉科和各分院等)進行定期與不定期現場考評。月初,收集各科自查自糾報表,收集職能科室(信息科、醫務科、黨辦、護理部、院感科、預防保健科、藥劑科、醫技部門和門診部等)質量考評結果進行核實匯總,按標準評價,報財務科實施獎懲。質量考評中,收集到對行政職能部門(院辦、黨辦、人事、總務科、財務科等)的意見或建議,用書面形式反饋到相關科室,并收集整改意見、措施或改進方法。

  (三)缺陷管理:按《缺陷管理》標準在考評中找缺陷,日常工作中發現缺陷。核實缺陷按標準扣,罰款在當月科室獎金中兌現。

  第三條持續改進措施:

  (一)醫療質量重大意見或建議:如評價標準不合理性、考評方法偏差,質量標準以外新的質量問題等。收集信息后認真分析,擬訂合理的、可行性和長遠質量控制目標。反復征求相關部門意見,交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討論,報院領導批準后以文件方式規范。

  (二)考評中的意見或建議:當場面對其責任人認識其問題的`不利面及危害性,共同商討改進方法。一次不能解決的,下次考評中再次指出。對反復出現的共同性或習慣性問題,利用個別談話、同類問題多人談話、院周會、科主任例會、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或公開專題、專題會議和專題全院性講座等方式強調、督促科室改進,貫徹落實醫院質量控制總體目標計劃。強化質量控制全員意識。

  護理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篇6

  一、醫院成立由分管院長、科護士長組成的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負責全院護理質量管理目標及各項護理質量標準制定并對護理質量實施控制與管理。

  二、護理質量實行病區、科室、護理部三級控制和管理。

  1、病區護理質量控制組(1級):由2-3人組成,病區護士長參加并負責。按照質量標準對護理質量實施全面控制,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對出現的質量缺陷進行分析,制定改進措施。檢查有登記、有記錄并及時反饋,每月填寫檢查登記表及護理質量月報表,報上一級質控組。

  2、科護理質量控制組(2級):由3-5人組成,科護士長參加并負責。每月有計劃地或根據科室護理質量的薄弱環節進行檢查,對于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研究分析,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并落實。填寫檢查登記表及護理質量月報表,報上一級質控組。

  3、及時研究、分析、解決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每月在護士會議上反饋檢查結果,提出整改意見,限期整改。

  三、建立專職護理文書終末質量控制督查小組,由主管護師以上人員承擔負責全院護理文書質量檢查。每月對出院患者的體溫單、醫囑單、護理記錄單、手術護理記錄單等進行檢查評價,不定期到臨床科室抽查護理文書書寫質量,填寫檢查登記表,上報護理部。

  四、對護理質量缺陷進行跟蹤監控,實施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五、各級質控組每月按時上報檢查結果,科及病區于每月30日以前報護理部,護理部負責對全院檢查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填寫報表并在護士長例會上反饋檢查評價結果。

  六、護理部隨時向主管院長匯報全院護理質量控制與管理情況,每季度召開一次護理質量分析會,每年進行護理質量控制與管理總結并向全院護理人員通報。

  七、護理工作質量檢查考評結果作為各級護理人員的考核內容。

  護理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篇7

  一、科室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

  組長:邱學華

  成員:史藝萍、贠玲俠、李曉娟、董向紅、張英、王艷麗

  二、科室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職責

  1、科室主任是科室質量與安全第一責任人。

  2、貫徹落實國家的法律、法規及醫院的各項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規章制度;

  3、對本科室的醫療質量全面負責,應進行實時監控、指導,保障醫療質量和安全;4、制定本科室的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并監督落實;

  5、結合本專業特點及發展趨勢,制定及修訂本科室疾病診療常規、藥物使用規范并組織實施;制訂及修訂本科室的質控工作制度、人員職責。

  6、在醫務科和護理部的指導下,負責本科室醫療、護理質量控制檢查工作,抓好科內診療質量、護理質量、醫療文件書寫質量工作。 7、本科室擬開展新技術的審議、申報與日常管理;

  8、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協調處理醫患關系;

  9、科室醫師資格準入、臨床崗位準入考核及在本科室輪轉培訓的青年醫師的業務培訓及考核;

  10、研究制定科室臨床路徑、單病種質控實施辦法,做好、臨床路徑、單病種質控管理工作;

  11、按照相關規定,主動報告醫療不良事件,按時報送院內主管部門。

  12、定期對本科室的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進行檢查、研究,做好科室的質量自測自評,分析科室醫療質量數據、病人投訴情況,質量缺陷問題,查找醫療、護理、管理隱患,自評工作優劣。對違反相關制度的責任人進行批評教育及處理,并做好有關記錄。

  婦科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成員及職責分工:

  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成員名單:

  組長:邱學華

  組員:史藝萍、贠玲俠、李曉娟、董向紅、張英、王艷麗專職質控員:史藝萍

  具體職責分工:

  史藝萍:負責醫療核心制度落實情況、患者安全目標、知情告知

  贠玲俠:負責患者病情評估、危急重癥病人的處理李曉娟:負責醫療風險的防范與與醫療安全

  董向紅:負責合理用藥、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基藥使用

  張英:負責臨床路徑、單病種管理

  王艷麗:負責護理質量與安全

  三、科室醫療質量管理員職責

  1、在科主任領導下,負責本科室醫療質量檢查、評判和分析。相關科室質控員負責本科室計量儀器的使用期管理,并保存其檢驗證復印件以備查。

  2、臨床科室質控重點內容是:科室各種醫療文件書寫質量,用藥及治療方案的合理性,協助主任、護士長督促和落實醫院質量控制方案,督促做好醫療活動環節的規范操作及各種醫療方案的實施,并向科主任、護士長匯報科室質量管理各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整改意見。

  3、醫技科室質控員應注意各種操作的規范性,報告單填寫規范,各種儀器的標準校正、維護是否及時,性能是否正常。各科質控員對本科室質量控制檢查建立規范記錄,每月進行一次質控分析,每季有一次小結,半年和年終有一次總結。

  4、質控員每季度向科室公布一次科室質量檢查情況,向全科提出持續改進醫療質量的整改建議。監督檢查醫院關于提高醫療質量的整改意見及科室質控整改意見的落實情況。

  5、向院質量管理部門匯報科室質量管理運行情況及質控工作改進建議。

  四、醫療質量監督檢查工作制度

  1、科室醫療質量控制小組,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對本專業醫療質量進行檢查。對本科醫護人員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操作情況每月進行考核。做好事先控制,環節控制和終末控制,定期對本科的醫療護理質量進行評估,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要求檢查時嚴肅認真,按醫療、護理質量檢查標準進行逐條逐項評價。

  2、醫院醫療質量控制小組每月定期或不定期組織科室醫護交叉質量檢查,負責對全院各科室各專業進行質量檢查。根據出現問題對所在科室提出整改建議,在下一期檢查中督察整改是否落實。若科室對整改意見提出異議,則由醫務科協調解決。

  3、每月科主任查房對全科各專業醫療質量進行不定期監控。

  4、醫療質量管理小組負責對出現有爭議醫療問題進行分析和定性,并提出整改和懲罰意見交科主任安排解決。

  五、醫療質量控制方案

  1、質量管理及考核組織

  (1)成立科室考核管理組織和三級質量控制體系,設立醫療質量管理小組,科室主任、護士長及質控員組成科室質量控制小組;負責制定本專業的質量管理目標和考核標準,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工作制度及各級各類人員職責,各科結合本科業務工作實際制訂診療護理常規和操作規范并督促貫徹執行。對醫療、護理、醫技、功能、教學科研、病案質量實行全面綜合管理。

  (2)建立三級質量監督考核體系,對科室醫、護監督考核,質控小組對本科醫療質量進行指導考核,形成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院質量檢查考核小組、科室質控組三級質量管理考核體系。

  (3)建立病案管理小組、藥事管理小組、感染管理小組、輸血管理小組、醫療事故預防及管理小組,分別負責相關事務工作。

  2、嚴格各項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

  (1)嚴格依法執業,建立準入制度,對人員、器械特別是植入性器械、新業務、新項目的準入管理,規范各類人員執業范圍。

  (2)嚴格執行各種診療操作規范,加強醫療環節管理,科主任、護士長及質控小組要認真負責,嚴把醫療質量關。

  (3)嚴格各項醫療、護理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重點對核心制度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執行。

  3、健全感染管理制度認真落實醫療垃圾的收集與銷毀工作,核對傳染病上報情況,檢查各種感染管理工作,提出整改意見。

  4、定期組織醫務人員學習醫療衛生法規,學習業務知識,抓好繼續教育和人才培養工作,嚴抓“三基”“三嚴”強化訓練,達到人人過關,將“三基”“三嚴”的作用貫徹到醫療業務和質量管理的.始終。

  6、建立缺陷管理制度各個醫療環節嚴把質量關,科主任和護士長分別是科室醫療、護理質量的第一責任人;建立醫務人員技術缺陷檔案。各醫技科室應嚴格標準,規范操作,操作人員是直接責任人。

  六、醫療質量管理實施方案

  1、嚴格執行醫療衛生法律法規,依法執業,各級各類人員認真履行崗位職責,模范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對核心制度的落實和貫徹執行,積極完成醫院下達的各項任務。

  2、科主任和護士長是科室醫療質量和安全責任人,加強對科室的管理和全科人員的學習培訓工作。

  3、醫療文書應符合規范要求:加強“三基”訓練,嚴格三級醫師查房制度,下級醫生書寫病歷上級醫師及時修改和簽名。

  4、上級醫師查房應有分析指導意見,能體現指導水平。上級醫師應在查房病程記錄后簽字確認。

  5、一、二線醫師值班運行體制可靠,搶救治療記錄完整及時,談話記錄及時,內容完整,必要時談話記錄應讓患者或家屬簽名。危重病搶救成功率≥80%,醫療事故為零。

  6、制定切實可行的突發醫療事件應急預案和搶救工作流程圖,全科成員應熟悉掌握預案并按其執行。

  7、科室急救設備及藥品完好,定期檢查清理及增補,確保隨時使用。

  8、嚴格按《處方管理辦法》執行,治療方案合理安全,病程記錄中應有治療用藥觀察內容,分析意見。

  9、尊重病人知情同意權和隱私權,履行告知義務,記錄及簽字齊全,有創檢查及治療有知情同意書,有患方意見及簽字,要求操作規范,記錄詳實。

  10、嚴格按醫保和新農合醫療規定,因病情需要的自費藥品和檢查項目應告知患者并簽字同意。

  11、科主任臺帳健全,記錄內容完整,科內質控有方案,有工作記錄,有整改意見,有評估小結。

  七、科室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制度

  1、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在科主任領導下對全科的醫療質量進行管理監督、指導、檢查,開展每日、每周、每月質控。

  2、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的活動應每月一次,每次應認真分析評判本科室質量動態并總結,對需改進的內容提出整改措施,并認真做好質控活動記錄。

  3、對科室診療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指導和監控,通過具體的診療示范操作,規范醫務人員醫療行為。每月組織各級醫務人員學習醫療、護理常規、規范,強化質量和安全意識。

  4、對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情況進行檢查(病歷、處方、醫囑、申請單、護理文件等),對核心醫療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對護理工作進行檢查,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實。

  八、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重點項目

  1、醫療制度、醫療技術

  (1)、重點抓好醫療核心制度的落實:首診負責制度、三級醫師查房制度、疑難危重病例討論制度、會診制度、危重患者搶救制度、分級護理制度、死亡病例討論制度、交接班制度、病歷書寫規范、查對制度、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醫患溝通制度等。

  (2)、加強醫療質量關鍵環節的管理。

  (3)、加強全員質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樹立質量和安全意識,提高全員質量管理與改進的意識和參與能力,嚴格執行醫療技術操作規范和常規。

  (4)、加強全員培訓,醫務人員“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必須人人達標。

  護理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篇8

  一、醫院成立由主管院長、護理部主任(副主任)、科系護士長、病區護士長組成的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負責全院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目標及各項護理質量標準制定,并對護理質量與安全實施控制與管理。

  二、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實行護理部、科系、病區三級管理。

  1、病區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Ⅰ級):由病區護士長和骨干護士組成。按照質量標準對護理質量與安全實施全面管理,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檢查有記錄并及時反饋。對出現的質量缺陷進行分析,制定改進措施。

  2、科系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組(Ⅱ級):由科護士長、病區護士長組成。每月制定質控計劃,根據科室護理質量與安全的薄弱環節進行檢查,填寫評價記錄表及護理質量月報表報護理部質控組。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研究分析,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并督導落實。

  3、護理部護理質量與安全控制組(Ⅲ級):護理部正副主任、科護士長、部分病區護士長參加組成。每月按護理質量控制項目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全院護理工作質量進行進行檢查評價,填寫評價記錄表及綜合報表,及時研究、分析、解決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每月在全體護士長會議上通報檢查結果,提出整改意見,限期改正。

  三、對護理工作缺陷進行跟蹤監控,實施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四、各級質控組每月按時上報檢查結果,科及病區質控組每月30日之前上報科護理部。護理部負責對全院檢查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填寫護理質量報表并在全體護士長例會上進行反饋。

  五、每季度召開一次護理質量與安全工作例會,對全院護理質量與安全質控情況進行分析評價并向主管院長匯報。重大不良事件要及時逐級匯報,每年進行護理質量與安全工作總結,并向全體護理人員通報結果。

  護理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篇9

  檢查內容

  考核方法與扣分標準。

  扣分

  環境管理空間寬敞、環境清潔、通風良好;布局合理、標記醒目、工作流程合理現場查看一項未做到扣2分。

  消毒隔離管理

  1.清潔區、污染區分區合理,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原則現場查看一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2.實行一人一針一管一帶一消毒;每操作一人后應用快速消毒劑消毒手,手消毒劑開啟后應標明日期、責任人現場查看一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3.開啟的溶液標有日期、用途、簽名,有效期24小時現場查看一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4.脈枕套每日更換,如有污染及傳染病人使用后及時更換現場查看一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5.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復使用;使用后的`一次性利器放入利器盒,放至3/4時更換,利器盒外記錄使用科室及日期現場查看一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安全管理

  1.搶救車用物備齊、性能良好;急救用物應在消毒滅菌有效期內。急救藥品無破損、渾濁、變質、過期,有專人管理,每周清點并記錄;用后及時補充并上鎖管理查看,記錄現場查看一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物品、藥品過期該項不得分。

  2.操作中嚴格執行“三查七對”現場查看一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3.嚴格執行護理不良事件登記、報告制度,每周有登記,每月有討論分析,處理意見及防范措施現場查看一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4.搶救儀器設備性能良好,處于備用功能狀態,急救物品完好率100%現場查看一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操作流程

  1.熱情接待病人,落實首問負責制現場查看詢問病人一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2.認真執行操作規程及工作流程現場查看一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3.按病情、年齡、藥物性質調節輸液滴數,隨時觀察病人病情變化及藥物反應現場查看詢問病人一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4.主動與病人溝通,針對性的開展健康教育現場查看詢問病人一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護理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篇10

  一、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確保治療、護理工作的正常進行。

  二、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堅持醫囑班班查對,每天總查對,護士長每周總查對一次并登記、簽名。

  三、毒、麻、限、劇藥品做到安全使用,專人管理、專柜保管并加鎖。

  四、內服、外用藥品分開放置、瓶簽清晰。

  五、各種搶救器材保持清潔、性能良好;急救藥品符合規定,用后及時補充;無菌物品標識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確保在有效期內。

  六、供應室供應的'各種無菌物品經檢驗合格后方可發放。

  七、對于所發生的護理不良事件,科室應及時組織討論,并上報護理部。

  八、對于跌倒、壓瘡、墜床做好高危因素的評估與防范措施的落實。

  九、對于發現有異常心理狀況的患者要加強監護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十、認真執行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預案和危重患者搶救護理預案。

  十一、嚴格執行手術確認制度與工作流程。

  十二、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十三、認真執行危急值報告制度。

  十四、配合醫院做好安全用電、防火、防盜等安全管理工作。

【護理醫療質量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醫療質量管理制度08-28

醫療質量管理制度范本09-05

醫療質量管理制度「最新」06-16

護理質量管理制度07-22

護理質量安全管理制度03-02

醫療質量管理制度(精選13篇)08-04

醫療器械質量管理制度08-14

醫療質量管理制度15篇08-31

醫療質量管理制度(15篇)09-01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91精品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码sm | 中文字幕日韩亚洲欧美一区 | 日韩中文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中出在线 | 亚洲日本成本线在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