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衛生院辦公室管理制度(通用6篇)
在當下社會,我們可以接觸到制度的地方越來越多,制度是各種行政法規、章程、制度、公約的總稱。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鄉鎮衛生院辦公室管理制度(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鄉鎮衛生院辦公室管理制度1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管理總則》有關規定。
2、醫護人員進入室內,應衣帽整潔,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
3、無菌物品必須一人一用一滅菌。
4、室內設有流動水洗設施。
5、抽出的藥液、開啟的靜脈輸入用無菌液體須注明時間,超過2小時不得使用,啟封抽吸的各種溶媒超過24小時不得使用。
6、常用無菌敷料罐應每天更換并滅菌,置于無菌儲槽中的滅菌物品(棉球、紗布等)一經打開,使用時間最長不超過24小時,提倡使用小包裝。
7、治療車上物品應排放有序,上層為清潔區,下層為污染區,進入病室的治療車應配有快速手消毒劑,或消毒手。
8、各種治療、護理及換藥操作應按清潔傷口、感染傷口、隔離傷口依次進行,炭疽、氣性壞疽、破傷風等應就地嚴格隔離,處理后進行嚴格終末消毒,不得進入換藥室。感染性敷料應放在黃色防滲的污物袋內,及時焚燒處理,污物桶定時清潔消毒。
鄉鎮衛生院辦公室管理制度2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管理總則》和《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有關管理。
2、產房周圍環境必須清潔、無污染源,應與母嬰室和新生兒室相鄰近,相對獨立,便于管理。
3、布局合理,嚴格劃分無菌區、清潔區、污染區、區域之間標志明顯,無菌區內設置正常分娩室、隔離分娩室、無菌物品存放間;清潔區內設置刷手間、待產室、隔離待產室、器械室、辦公室;污染區內設置更衣室、產婦接收區、污物區、衛生間、車輛轉換處。
4、應根據標準預防的原則實施消毒隔離。對患有或疑似傳染病的產婦,應隔離待產、分娩,按隔離技術規程護理和助產,所有物品嚴格按照消毒滅菌要求單獨處理;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盤必須放入黃色塑料袋內,密閉運送,無害化處理;房間應嚴格進行終末消毒處理。
5、工作人員進入分娩室要穿專用工作服、換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進入。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認真洗手或消毒,必要是載手套。
6、建立清潔消毒制度和每周衛生日制度,物體表面、地面、鞋底每日用500mg/L含氯制劑擦拭,分娩后進行常規擦拭消毒和紫外線照射。
7、母嬰室內每張產婦床位的使用面積應不少于5.5-6.5平方米,每名嬰兒應有一張床位,占地面積不應少于0.5-1平方米。
8、母嬰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時,患病母嬰均應及時與其正常母嬰隔離。產婦在傳染病急性期,應暫停哺乳。遇有醫院感染流行時,應嚴格執行分組護理的隔離技術。
9、產婦哺乳前應洗手、清潔奶頭,哺乳用具一嬰一用一消毒,隔離嬰兒用具單獨使用,雙消毒。
10、嬰兒用眼藥水、油膏、沐浴液、浴巾、治療用品等,應一嬰一用,避免交叉使用。對母親HBsAg陽性及其它傳染病的嬰兒最后沐浴,并做好相關消毒處置。
11、患有皮膚化膿及其他傳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員,應暫時停止與嬰兒接觸。
12、嚴格探視制度,探視者應著清潔服裝,洗手后方可接觸女兒。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間,禁止探視。
13、母嬰出院后,其床單、保溫箱等應徹底終末消毒。
鄉鎮衛生院辦公室管理制度3
一、嚴格區分污染區、清潔區、無菌區、采用強行通過方式,路線不逆行。
二、污染、清潔、無菌物品分窗收發,分室存放,設單獨窗口發放,嚴格控制外來人員入內。
三、嚴格掌握各種醫療器材的洗滌、包裝、消毒技術規程。
四、包布容器保持清潔、干燥、完整、一用一洗。
五、各種消毒包應有明顯滅菌標志,如名稱、消毒日期、有效期、責任人、消毒者。標志不清,記錄不全均不得發放。
六、嚴格掌握高壓滅菌操作技能,每包放化學指標劑,每日做B-D試驗,每鍋有物理監測記錄,每月一次生物檢測。
七、進入無菌室必須更衣、換鞋、洗手,無菌物品每月一次細菌培養,每月一次空氣、工作人員手、物體表面、消毒液培養。
八、每天一次紫外線照射,燈管二周一次95%酒精擦拭。
九、一次性用品及醫療廢物管理
1、注射器、輸血器、輸液器等由供應室統一領取并進行質量驗收,未拆除外包裝放入專室內,已拆除外包裝可放入無菌物品存放間。
2、使用后由供應室一對一以舊換新,統一毀型,浸泡消毒(1000mg/L康威達浸泡1小時)實行登記簽名。
3、醫療廢物由專人負責分類、裝箱,每1—2天由廢物處置中心專用車回收,做好登記簽名工作。
4、回收點保持環境衛生,堆放整齊,門窗加固防盜。
鄉鎮衛生院辦公室管理制度4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管理總則》有關規定。
2、設器械清洗消毒室、診療室、操作室。
3、保持診室空氣流通、環境整潔,每天工作結束后進行空氣消毒。
4、對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須洗手,操作時戴口罩、帽子,原則上戴手套必要時配戴防護鏡。
5、器械消毒滅菌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滅菌”原則。
6、診室地面、物表、無影燈拉手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遇有污染時,隨時消毒。
7、口腔檢查用口鏡、彎盤、鑷子、探針、注射器等采用一次性。用后先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30min后作無害化處理。
8、修復技工室的印模、蠟塊、石膏模型及各種修復材料應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
9、進入口腔內的器械一人一套一用一消毒/滅菌。能壓力蒸汽滅菌的避免使用化學滅菌劑。
10、滅菌器每月生物監測一次,空氣、物表、手、消毒用品每月培養一次。
11、每日對化學滅菌劑進行有效濃度監測。
12、污染、清潔、無菌物品分開存放,嚴禁一次性物品重復使用。
鄉鎮衛生院辦公室管理制度5
1、手術室布局合理,分污染區、清潔區、無菌區,區域間標志明確。
2、手術室設無菌手術間、一般手術間、隔離手術間,隔離手術室有醒目標志,并靠近手術室入口處。
3、手術器具及物品必須一用一滅菌,能高壓蒸汽滅菌的應避免使用化學滅菌劑浸泡滅菌。
4、使用后手術用器具及物品應先除污染,徹底清潔干凈,再消毒滅菌,其中感染病人用過的'醫療器材和物品,應先消毒徹底清潔干凈,再消毒滅菌。
5、麻醉用品應定期清潔、消毒,接觸病人的用品應一用一消毒,連續使用的氧氣濕化瓶、霧化器、呼吸機管道,必須每日消毒,用畢終末消毒,干燥保存,濕化液應用滅菌水。
6、洗手刷應一用一滅菌,洗手開關采用感應式。采用消毒液體皂,擦手毛巾一用一滅菌。
7、手術人員入室必須更換衣褲、鞋帽,去除首飾、項鏈,頭發不得外露,有嚴重呼吸道感染不宜上手術臺,工作人員外出必須更換衣服、鞋。
8、醫務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消毒滅菌制度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
9、嚴格執行衛生,消毒制度,必須濕式清潔,每周五下午為固定衛生日。
10、嚴格參觀制度,嚴格限制手術室內人員數量,手術期間避免頻繁開門。
11、隔離病人手術通知單上應注明感染情況,嚴格隔離管理,術后器械及物品雙消毒,手術間嚴格終末消毒。
12、手術廢棄物品應裝入黃色塑料袋內,銳利刀片、縫針等物品裝入銳器盒內,封閉運送,無害化處理。
13、接送病人的平車定期消毒,車輪應每次清潔。
鄉鎮衛生院辦公室管理制度6
為規范收支行為,加強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促進衛生院持續發展,根據《會計法》及《醫院財務制度》的有關規定,特制訂本制度。
一、收入管理
衛生院收入是指衛生院在開展業務及其他活動中依法取得的非償還性資金,以及從財政及主管部門取得的財政補助經費。包括:財政補助收入、上級補助收入、醫療收入、藥品收入、其他收入。
(一)實行收入預算管理
單位應根據上年度實際收入水平,結合當年的業務計劃及醫療收費標準調整情況來確定收入總額。
為了促進收入預算順利實現,單位應每季開展預算執行情況分析,考核、評價收入預算的執行情況,分析完成好壞的原因,發現薄弱環節和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和意見,保證全年總收入預算的順利完成,并為編制和執行下年度預算提供依據。
(二)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收費標準和加強收費票據的管理
衛生院的各項收費要認真執行國家的物價政策,做到“應收則收,應收不漏”,但任何科室和個人不得發生巧立名目、分解項目、重復收費等亂收費行為。單位應根據實際情況配設專職(或兼職)物價員,及時檢查和收集收費情況,保證收入的合法性、完整性。
收費票據分為財政部門統一監制的票據和自制票據。衛生院的門診、住院等收費必須使用財政部門統一監制的收費票據;所有收費票據須由單位財務部門統一管理,由專人負責,實行領用核銷制度。不得出借、出讓收費票據,行政事業性收款收據不得用于經營性收費。
(三)單位的全部收入納入財務部門統一核算和管理。
衛生院的收費部門主要由財務科、掛號室、門診收費處和住院結算處組成,開展的業務收費由掛號室、門診收費處、住院收費處負責,其他各種收費由財務室統一辦理,其他任何部門和個人都不得向病人或單位直接收取任何費用。
掛號、門診及住院收費處應將每日收到的現金及支票于當天存入銀行,或及時上交出納人員,同時編制“收費日報表”,并將“收費日報表”及附件(收支票據存根聯等)送交財務室,出納應根據收入憑證及時入賬,并在憑證上加蓋“現金收訖”章。
嚴禁業務科室截留收入,嚴禁私設小金庫。
(四)加強對醫院收入的控制
衛生院應設專職或兼職稽核、審計人員,加強對各收費部門報來的收入憑證和存根的審核,如是否少收或多收、日報表金額是否與所附存根金額合計數一致、是否足額交庫等;藥品收入應注意是否與藥房處方合計數一致;是否嚴格使用財政部門統一監制的收費票據,有無使用其他票據而使資金出現外流等現象。
(五)為合理擴大衛生院業務收入尋找途徑
業務收入是衛生院補償消耗的主要手段,衛生院要增加業務收入,除了按收費標準規定收費外,還要充分挖掘單位內部潛力,利用現有設備和技術條件,擴大醫療服務項目,提高單位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衛生院應根據實際開展每季度業務收入完成情況的分析。根據收集的財務信息,從醫療業務工作量和收費水平二個因素影響著手,結合全年各個時期收入進度、水平,通過與預算對比,與上年同期實際對比,與同行業先進水平對比,查找差距原因,預測發展趨勢,為改進工作和決策提供依據。
二、支出管理
衛生院的支出是指在開展業務及其他活動發生中的資金耗費,包括醫療支出、藥品支出、其他支出、財政專項補助支出。衛生院的各項支出必須貫徹“厲行節約,勤儉辦事業”的原則,執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遵守有關財務制度和財經紀律。
(一)預算管理
支出預算的編制應本著既要保證醫療業務正常運行,又要合理節約的精神,以計劃年度事業發展計劃、工作任務、人員情況、開支定額和標準、物價因素等為基本依據。
衛生院要加強對支出預算的控制。為了確保預算的順利完成,根據衛生規模可將預算分解成部門預算,并加強對各項支出的事前和事中控制,每季對支出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分析,運用一定的方法考核分析各因素對支出完成的影響程度,抓住關鍵問題,研究對策,降低成本,促進工作。
衛生院要嚴格遵守國家規定的成本開支范圍,正確劃分費用支出(正常業務開支與資本性支出)的界限,不屬成本范圍的支出不應計入成本。
【鄉鎮衛生院辦公室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鄉鎮衛生院管理制度11-13
鄉鎮衛生院后勤管理制度08-17
鄉鎮衛生院合同管理制度03-18
鄉鎮衛生院辦公室主任的述職報告05-29
鄉鎮衛生院衛生管理制度范本08-18
鄉鎮衛生院醫療廢物管理制度12-16
鄉鎮衛生院藥品管理制度01-10
鄉鎮衛生院資產管理制度范本11-12
鄉鎮衛生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