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廈保安管理制度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制度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制度泛指以規則或運作模式,規范個體行動的一種社會結構。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廈保安管理制度,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廈保安管理制度1
1、對講機及其配套之電池、充電器等,統一由公司指定專人購置,造冊并做好發放記錄。
2、對講機是使用人執行任務的工具,使用人必須保管好、使用好,不得遺失和損壞。發生丟失或損壞,責任人照價賠償。
3、對講機只供使用人執勤時使用,未經領導同意,不得私自轉借、調換、改頻和作為它用,嚴禁個人攜帶外出。
4、對講機要嚴格地按規定頻率正確操作,嚴禁使用者私自亂拆及私自亂調它頻率。通話時語言簡明扼要,嚴禁聊天及說與工作無關的話。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通話保密。
5、對講機的使用應嚴格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的使用方法進行使用。不得亂貼標簽,不得亂寫亂畫,不得損壞,不得撕毀原有標簽。禁止與其他物體撞擊,禁止無線吊拿對講機。造成損壞者,責令照價賠償。
6、做好對講機的清潔保養工作,每天必須清潔外表一次,保衛部可不定期抽查。
7、交接班時,必須做好對講機的交接驗收工作,并做好記錄。以便追蹤通訊器材的.運行狀況并及時發現問題,追究責任。如某班交接驗收工作不負責任,而通訊器材發生遺失或損壞,則直接追究該班交接人的責任。
8、充電器和備用電器由各班負責人(消防中控及內保警衛由該領班負責,保安隊由其隊長負責)專人保管和使用,當對講機電池電量用完后,應交與負責人進行充電工作。
9、對講機發生故障,應及時報告保衛部,由保衛部負責修理。任何人員不得自行修理,如有違者追究該班交接人的責任。
10、執勤過程中,在特殊情況下造成對講機的損壞要及時報告保衛部,保衛部調查做出處理,逾期三日者,責任自負。
大廈保安管理制度2
(一)必須明了和掌握大廈內各種保安設施之操作和效能。例如:對講機、警鐘、密碼鎖、閉路電視等。更須善用以有設施,以免減弱防盜效果,特別強調大門必須緊閉,住戶出入可自備防盜門鑰匙或密碼鎖,訪客則可用對講機。嚴禁大門敞開,防止壞人有機可乘。
(二)應熟悉大廈內各住戶、識記住戶之姓名、年齡、家庭成員、職業及聯絡電話。此等資料必須保密,不得泄露。
(三)與住戶保持密切聯絡,以便就保安問題,經常交換意見和互通消息。
(四)各更管人員交接時應傳達防盜信息,做好交接班記錄,以備核查,務令保安人員高度警惕。
(五)嚴禁借推銷之人士進入大廈。尤其是自稱公務人員或公共機構人員,更應查驗身份證、文件,如有疑問,應致電有關機構查詢。
(六)應有禮貌詢問進入大廈的來訪客人,登記身份證或工作牌照。如有懷疑,應用對講機與有關住戶聯系。如訪客攜帶可疑物品時,更需提高警覺。
(七)當值管理人員至少每兩小時巡樓一次(但不固定時間),以免壞人乘隙而入。巡樓時必須有警覺性,特別注意樓梯、走廊、電表房及其他隱蔽地方、通道等,以確保無可疑人物匿藏大廈內伺機作案。留意公眾地方之間邊暗角,后巷水渠側、水箱底是否預先暗藏盜竊工具等。
(八)如聽到住戶呼救或發現可疑人物,須立即報警并封閉大門及通道,以待警方人員到場處理。切勿采取魯莽行動而不知會警方。
(九)切記管理人員只有一般市民之拘捕權,并無搜查權。因此拘捕疑犯后,應盡快交公安部門處理。
(十)詳細記錄各有關政府部門電話,以便需要時尋求協助。
(十一)若發生罪案,應采取下列步驟協助破案。
1、立刻報案,并留在現場制公安人員到達,遇有傷員(被害人、案犯)應立即搶救和監護。
2、切勿移動、也不許他人移動、觸摸、踐踏現場物品,協助公安部門保留證據,方便調查工作。
3.切勿開動風扇、冷氣機或其他電器用具,以免證據破壞。
4、禁止任何人在現場走動,以方便公安部門到現場調查。
5、向公安人員提供有關罪案詳情,如案發經過,與本案有關人物之相貌、衣著、有關之車牌號及壞人逃走方向。
【大廈保安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大廈保安應急預案07-21
大廈保安年終總結11-23
大廈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0-31
大廈停車場管理制度09-30
物業大廈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0-14
保安的管理制度04-26
保安管理制度11-03
保安管理制度12-27
保安管理制度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