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時間:2024-12-05 17:39:09 制度 我要投稿

(熱)特種設備管理制度1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都跟制度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擬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特種設備管理制度,歡迎大家分享。

(熱)特種設備管理制度15篇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1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保障學校師生員工和國家財產的安全,創造良好的教學條件,依據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20xx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49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于實施<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國質檢法〔20xx〕206號)和《關于印發<鍋爐壓力容器使用登記管理辦法>的通知》(國質檢鍋〔20xx〕207號)等文件的精神,結合學校具體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特種設備是國家以行政法規的形式認定的儀器設備,包括設備部件及配套裝置。我校現有的設備中屬于特種設備的有5種,包括: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大型傳動和起重機械、電梯。具體限定范圍如下:

  (一)鍋爐

  1、承壓蒸汽鍋爐,其容積≥30L。

  2、承壓熱水鍋爐,其出口水壓≥0.1MPa(表壓),額定功率≥0.1MW。

  (二)壓力容器

  1、壓力容器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即:最高工作壓力≥0.1MPa(表壓),壓力與容積的乘積≥2.5MPaL,介質為氣體、液化氣體或最高工作溫度≥標準沸點的液體。

  2、壓力氣瓶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即:公稱工作壓力≥0.2MPa(表壓),壓力與容積的乘積≥1.0MPaL,介質為氣體、液化氣體或標準沸點≤60℃的液體。

  (三)壓力管道

  壓力管道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即:公稱直徑>25mm,最高工作壓力≥0.1Mpa(表壓),介質為氣體、液化氣體、蒸汽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最高工作溫度≥標準沸點的液體。

  (四)大型傳動和起重機械

  1、額定起重量≥0.5噸,提升高度≥2米的移動式升降機。

  2、額定起重量≥1噸,提升高度≥2米的固定式起重機和承重形式固定的電動葫蘆等。

  (五)電梯

  載人或載貨電梯,自動扶梯等。

  第二章 特種設備的購置、安裝、注冊登記及租賃

  第三條 特種設備的.購置,必須選擇由國家認定的具有特種設備生產資質的廠家生產的設備。使用單位不得自行設計、制造和使用自制的特種設備,也不得對原有的特種設備擅自進行改造或維修。

  第四條 特種設備安裝必須選擇經制造單位委托或同意的具有經國家認定的專業施工資質的單位負責安裝和調試,在有爆炸危險的場合所使用的特種設備,其安裝和使用條件要符合防爆安全的技術要求。

  第五條 特種設備安裝和調試完畢,安裝單位自檢合格后,由使用單位到質量技術監督局辦理注冊登記手續和取得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在取得特種設備登記證后,使用單位需指定專人負責,并做好移交記錄。凡未按要求辦理注冊登記手續,未取得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的特種設備,不得擅自使用,資產管理處(以下簡稱資產處)不予進行固定資產報增手續。使用地點不在學校本部的設備,應主動到當地主管部門辦理相關手續。

  第六條 因工作需要須租賃特種設備時,可向有租賃業務又是國家認定的具有特種設備生產資質的廠家簽約租賃。租賃的特種設備其安全管理事宜,由出租方負責,同時必須要服從學校的管理。

  第三章 特種設備的使用管理

  第七條 特種設備購置后,要有專人負責管理,職責明確。設備負責人要認真清理、登記并保管隨機文件和資料,建立設備的技術檔案,及時辦理好國有資產入賬手續;組織設備的安裝、維護和保養,組織進行日常檢查及定期檢驗,針對所負責的特種設備的情況制定出相應的規章制度等。

  第八條 各使用單位必須建立特種設備的規章制度,并報資產處備案:

  (一)安全使用操作規程;

  (二)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

  第九條 特種設備均應建立技術檔案,基本內容包括:

  (一)檔案文件清單;

  (二)設備及部件出廠時的隨機技術文件;

  (三)安裝、維護、大修、改造的合同書及技術資料;

  (四)登記卡、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檢驗報告書、安全使用操作規程;

  (五)運行記錄、日常檢查記錄;

  (六)故障及事故記錄、緊急情況救援預案;

  (七)操作人員情況登記。

  第十條 特種設備技術檔案的管理采用校、院兩級管理的辦法。學校保管《登記卡》、《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檢驗報告書》,學院保管上述校管材料的復印件及其它技術檔案,由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特種設備技術檔案的建立要及時,特種設備的使用單位發生變化時,應及時向新單位移交技術檔案。

  第十一條 特種設備專職操作人員,必須通過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認可的培訓、考核,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書后方可從事相應的工作。

  第十二條 在用特種設備,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對其技術安全性能進行定期檢驗。使用單位必須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兩個月聯系檢驗檢測機構,特種設備檢測所檢驗并出具檢驗報告書,使用單位將檢驗結果報資產處備案。

  電梯的定期檢驗工作,由使用單位與維保單位一起在做好維修保養的基礎上每年接受特種設備檢測所定期檢驗,使電梯處于正常、完好的可用狀態。

  第十三條 因工作變化,須停用一年以上的特種設備,要到質量技術監督局辦理停用手續。停用一年以上或發生過事故的特種設備以及遇到自然災害并可能影響安全技術性能的特種設備,在使用前都要進行全面的檢查和維護保養,施工單位自檢合格,經特種設備檢驗所驗收檢驗合格,重新取得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后方可使用。

  第十四條 特種設備的委托維保、大修和改造應委托原制造或安裝單位負責,如遇特殊情況也可選擇具有資質的單位施工,并簽訂施工合同?⒐ず蠼浭┕挝蛔詸z合格,由使用單位提請質量技術監督局來校進行驗收檢驗,并辦理“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事宜。

  第十五條 對在用特種設備進行安全檢查,是保證特種設備安全使用的有效手段。檢查工作要形成制度,認真執行。學校每年組織相關部門進行檢查或不定期抽查,院(系)每學期檢查一次,實驗室每月檢查一次,特種設備使用人員在使用前后要進行檢查,每次檢查結果要存檔備查。

  (一)學校檢查(或抽查)內容:

  1、特種設備安全操作規程的制定和執行情況;

  2、特種設備負責人和使用人員落實情況;

  3、特種設備建賬情況;

  4、特種設備技術檔案建立情況。

  (二)特種設備負責人和使用人員安全檢查內容:

  1、設備及其部件的性狀完好情況;

  2、保護裝置的完整可用和校準情況;

  3、噪聲、磨損、異常振動等運行狀況。

  第十六條 禁止使用以下四種特種設備:

  (一)未經檢驗、未辦理注冊登記和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的特種設備;

  (二)已報廢的特種設備;

  (三)經檢驗被判定不合格的特種設備;

  (四)已發生故障而未排除的特種設備。

  第四章 壓力氣瓶

  第十七條 因教學、科研需要使用盛裝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氣體壓力氣瓶的單位,要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請,批準后才能使用。

  第十八條 需要使用壓力氣瓶的單位應到國家認定的具有壓力氣瓶充裝和租賃資質的單位租用壓力氣瓶和充裝相應介質,并做好操作記錄,校內任何單位不得使用自行購置的壓力氣瓶,也不允許自行充裝任何介質。

  第十九條 根據《氣瓶安全監察規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20xx〕第46號令)的要求,氣瓶充裝單位全面負責所提供氣瓶的安全,氣瓶的定期檢驗、報廢、銷毀等事宜均由氣瓶充裝單位安排進行。

  第二十條 壓力氣瓶在使用過程中,要有專人負責,要有防止傾倒的設施,要避免碰撞、烘烤和曝曬,受射線輻照易發生化學反應介質的壓力氣瓶應遠離放射源或采取屏蔽措施。

  第二十一條 學校內任何單位不得對壓力氣瓶進行焊接或改造;不得更改氣瓶的鋼印或顏色標記;不得使用已報廢的氣瓶;氣瓶內的殘液不能自行處理;氣瓶內的介質不能向其他容器充裝。

  第二十二條 易燃、易爆或有毒介質的壓力氣瓶,使用時要安放在室外。

  第二十三條 易燃和助燃氣瓶要保持安全距離,分開存放。

  第二十四條 需要同時使用大量氣瓶的單位,要根據氣瓶介質情況采取必要的防火、防爆、防電打火(包括靜電)、防毒、防輻射等措施。

  第五章 特種設備的報廢和產權轉移

  第二十五條 特種設備使用年限到期或檢驗判廢及因其他原因無法再正常使用的設備,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向資產處提出校內報廢申請,然后由學校統一到質量技術監督局辦理注銷手續。

  第二十六條 產權需要發生轉移的特種設備,應向資產處申報,在質量技術監督局辦理相關手續。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七條 凡違反本規定的,要根據情節輕重和所造成的后果,按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和罰款,情節和后果特別嚴重者要追究法律責任。

  第二十八條 本規定未盡事宜以國家頒布的相關條例、法規等為準。

  第二十九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執行,本規定由資產處負責解釋。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2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本規范適用于,依據國家有關特種設備的安全法、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條、例等,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

  第三條、嚴格遵守所在國家和地區的特種設備法律法規,追求“零事故、零傷害”,履行社會責任,建設綠色文明、環境友好型企業。

  第四條、特種設備組織機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第二章:起重機使用和運營的安全管理制度

  第五條、起重機械安全管理負責人崗位職責

  起重機械安全管理負責人受本單位主要負責人任命,全面負責本單位起重機械的使用安全管理,組織實施單位的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負責人應當熟悉起重機械法律法規和相關安全知識,了解本單位起重機械的安全狀況。其職責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

 。ㄒ唬┙M織制定起重機械安全管理的各項制度和操作規程。

 。ǘ┲贫ê吐鋵嵅块T、車間、班組各級起重機械司機安全管理責任制及考核獎懲辦法。組織起重機械定期安全檢查,發現問題立即督促整改。

 。ㄈ┙M織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起重機械安全教育培訓。按規定配備專(兼)職起重機械安全管理人員,確保起重機械安全管理人員、起重機械司機持證上崗,并經用人單位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者起重機械安全管理負責人雇(聘)用后,方可從事相應的起重機械管理或操作;杜絕無證作業行為。

  (四)負責組織編制起重機械應急預案和應急演練。

 。ㄎ澹┙邮懿⑴浜咸胤N設備安全監督部門的安全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

  (六)負責起重機械突發事件或事故的報告和協助事故調查。

 。ㄆ撸┙M織開展本單位起重機械使用安全標準化建設。第六條、起重司機崗位職責

  起重司機是起重機械安全操作和使用的直接實施者,應具備相應的操作技能,嚴格執行單位起重機械安全管理制度,確保本崗位的起重機械和安全設施齊全完好。持《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上崗。

  其職責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

  (一)持證上崗,嚴格按照特種設備操作規程操作起重機械,不違章:作業,做好起重機械每天的日常檢查保養、準確分析、判斷和處理起重機械運行中的異常情況,出現緊急異常情況立即采取措施,按規定向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和單位主要負責人報告,啟動應急預案。

 。ǘ┚芙^違章:指揮。

  (三)自覺接受單位的安全管理部門和特種設備監督部門的監督檢查。

  (四)積極參加有關安全技術培訓,不斷提高安全操作水平,確保起重機械安全。

 。ㄎ澹┌凑諉挝话才,認真參加起重機械應急演練,做好應急處置救援等工作。

  (六)做好起重機械工作記錄。

 。ㄆ撸┌磿r參加作業人員證件復審。

  第七條、起重機的安全操作規程

 。ㄒ唬┢鹬貦C司機必須經過專業安全培訓,經有關部門考核合格,發合格證件,方準上崗操作,嚴禁無證人員操作起重設備。

  (二)進行起重作業前,起重機司機必須檢查各部裝置是否正常,鋼纜是否符合安全規定,制定器、液壓裝置和安全裝置是否齊全、可靠、靈敏,嚴禁起重機各工作部件帶病運行,吊車在變電站內部分停電工作,吊車外殼必須有可靠接地,吊車停放或行駛時,車輪、支腿前端或外側與溝、坑邊緣的距離不得小于溝、坑深度的1、.2倍;否則必須采取防傾、防坍塌措施。

 。ㄈ┰谄鸬踺^重物件時,應先將重物吊離地面1、0厘米左右,檢查起重機的穩定性和制動器等是否靈活和有效,在確認正常的情況下方可繼續工作。

 。ㄋ模┢鹬貦C司機必須與指揮人員密切配合,服從指揮人員的信號指揮。操作前必須先鳴喇叭。如發現指揮信號不清或錯誤時,司機有權拒絕執行;工作中,司機對任何人發出的緊急停車信號,必須立即服從。

  (五)嚴禁吊物上站人、嚴禁吊物超過人頂、嚴禁一切人員在吊物下站立和通過。

 。┢鹬貦C在進行滿負荷起吊時,禁止同時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操作動作。起重吊臂的左右旋轉角度都不能超過45°,嚴禁斜吊、拉吊和快速升降。嚴禁吊拔埋入地面的物件,嚴禁強行吊拉吸貼于地面的面積較大的物體。

 。ㄆ撸┢鹬貦C在帶電線路附近工作時,應與其保持安全距離,在最大回轉范圍內,雨霧天氣時安全距離應加大至1、.5倍以上。起重機在輸電線路下通過時,必須將吊臂放下。

 。ò耍┢鹬貦C在工作時,吊鉤與滑輪之間應保持一定的距離,防止卷揚過限把鋼纜拉斷或吊臂后翻。在吊臂全伸變幅至最大仰角并吊鉤降至最低位置時,卷揚滾筒上的鋼纜應至少保留3匝以上。

 。ň牛┕ぷ鲿r吊臂仰角不得小于30°,起重機在吊有載荷的情況下應盡量避免吊臂的變幅,絕對禁止在吊荷停穩妥前變換操作桿。

 。ㄊ┊斪鳂I地點的風力達到五級時,不得進行受風面積大的起吊作業;當風力達到六級及以上時,不得進行起吊作業。停工或休息時,不準將吊物懸在空中。

 。ㄊ唬┕ぷ魍戤,吊鉤和吊臂應放在規定的穩妥位置,并將所有控制手柄放至中位。

  (十二)指揮信號要事先向起重機司機交待清楚,如遇操作過程中看不清指揮信號時,應設中轉助手,準確傳遞信號。

 。ㄊ┲笓]手勢要清晰,信號要明確,不準帶手套指揮。起吊對象,應先檢查捆綁是否牢固,繩索經過有棱角、快口處應設襯墊,吊位重心要準確,不許對象在受力后產生扭、曲、沉、斜等現象。

  (十四)在所吊對象就位固定前,起重機司機不得離開工作崗位,不準在索具受力或起吊物懸空的情況下中斷工作。

 。ㄊ澹┊斊鹬貦C司機因對象超重拒絕起吊時,指揮人員應采取措施,設法減輕起重機超重負荷,嚴禁強化指揮起重機超負荷作業。

 。ㄊ┢鹬貦C駕駛員應嚴格遵守“十不吊”

  1、超載或被吊物重量不清不吊;

  2、指揮信號不明確不吊;

  3、捆綁、吊掛不牢或不平衡,可能引起滑動不吊;

  4、被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時不吊;

  5、結構或零部件有影響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損傷時不吊;

  6、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件時不吊;

  7、工作場地昏暗,無法看清場地、被吊物和指揮信號時不吊;

  8、被吊物棱角處與捆綁鋼絲間未加襯墊時不吊;

  9、歪拉斜吊重物時不吊;

  10、吊車保險裝置不齊全,不可靠不吊等。

  第八條、起重機常規檢查制度及維修保養制度

  由于起重機的部件較多,針對各個部件的不同技術特性,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將檢查的周期分為旬、月、年,各個周期的具體內容如下:

 。ㄒ唬┟垦S護與檢查一次,檢查與維護的內容如下:

  1、卷筒和滑輪上的鋼絲繩纏繞是否正常,有無脫槽、串槽、打結、扭曲等現象,鋼絲繩壓板螺栓是否緊固,是否有雙螺母防松裝置。

  2、起升機構的聯軸器密封蓋上的緊固螺釘是否松動、短缺。

  3、制動器上的螺母、開口銷、定位板是否齊全、松動,杠桿及彈簧無裂紋,制動輪上的銷釘螺栓及緩沖墊圈是否松動、齊全;制動器是否制動可靠。制動器打開時制動瓦塊的開度應小于1.0mm且與制動輪的兩邊距離間隙應相等,各軸銷不得有卡死現象。

  4、安全保護開關和限位開關是否定位準確、工作靈活可靠,特別是上升限位是否可靠。

  5、各機構的傳動是否正常,有無異常響聲。

  6、所有潤滑部位的潤滑狀況是否良好。

  7、軌道上是否有阻礙橋機運行的異物。

  (二)每月檢查與維護

  每月維護與檢查一次,檢查與維護的內容除了包括每旬的內容外還有:

  1、制動器瓦塊襯墊的磨損量不應超過2mm,襯墊與制動輪的接觸面積不得小于70%;各銷軸安裝固定的狀況及磨損和潤滑狀況,各銷軸的磨損量不應超過原直徑的5%,小軸和心軸的磨損量不應大于原直徑的5%及橢圓度小于0.5mm。

  2、鋼絲繩的磨損情況,是否有斷絲等現象,檢查鋼絲繩的潤滑狀況。

  3、吊鉤是否有裂紋,其危險截面的磨損是否超過原厚度的5%;吊鉤螺母的防松裝置是否完整,吊鉤組上的各個零件是否完整可靠。吊鉤應轉動靈活,無卡阻現象。

  4、平衡滑輪處鋼絲繩的磨損情況,對滑輪及滑輪軸進行潤滑。

  5、滑輪狀況,看其是否靈活,有無破損、裂紋,特別注意定滑輪軸的磨損情況。

  6、制動輪,其工作表面凹凸不平度不應超過1、.5mm,制動輪不應有裂紋,其徑向圓跳動應小于0.3mm。

  7、連軸器,其上鍵和鍵槽不應損壞、松動;兩聯軸器之間的傳動軸軸向串動量應在2—7mm。

  8、所有的螺栓是否松動與短缺現象。

  9、電動機、減速器等底座的螺栓緊固情況,并逐個緊固。

  10、減速器的潤滑狀況,其油位應在規定的范圍內,對滲油部位應采取措施防滲漏。

  11、對齒輪進行潤滑。

  12、大小車的運行狀況,不應產生啃軌、三個支點、啟動和停止時扭擺等現象。檢查車輪的輪緣和踏面的磨損情況,輪緣厚度磨損情況不應超過原厚度的50%,車輪踏面磨損情況不應超過車輪原直徑的3%。

  13、大車軌道情況,看其螺栓是否松動、短缺,壓板是否固定在軌道上,軌道有無裂紋和斷裂;兩根軌道接頭處的間隙是否為1、—2mm(夏季)或3—5mm(冬季),接頭上下、左右錯位是否超過1、mm。

  14、對起重機進行全面清掃,清除其上污垢。

  (三)每年檢查與維修保養

  每年維護與檢查一次,除了包括月檢查內容外還應有:

  1、主梁的變形情況。小車軌道的情況。空載時主梁下擾不應超過其跨度的1、/2000;主梁向內水平旁彎不得超過測量長度的1、/1、500;小車的軌道不應產生卡軌現象,軌道頂面和側面磨損(單面)量均不得超過3mm。

  2、卷筒情況,卷筒壁磨損不應超過原壁厚的20%,繩槽凸峰不應變尖。

  3、擰緊起重機上所有連接螺栓和緊固螺栓。

  4、所有減速器的齒輪嚙合和磨損情況,齒面點蝕損壞不應超過嚙合面的30%,且深度不超過原齒厚度的1、0%(固定弦齒厚);齒輪的齒厚磨損量與原齒厚的百分比不得超過1、5%~25%;檢查軸承的狀態;更換潤滑油。

  5、大、小車輪狀況,對車輪軸承進行潤滑,消除啃軌現象。

  6、主梁、端梁各主要焊縫是否有開焊、銹蝕現象,銹蝕不應超過原板厚的1、0%,各主要受力部件是否有疲勞裂紋;各種護欄、支架是否完整無缺;檢查主梁、端梁螺栓并緊固一遍。

  第三章:燃氣鍋爐的`使用和運營的安全管理制度第九條、燃氣鍋爐的使用登記

  鍋爐的使用單位,在鍋爐投人使用前或者投人使用后30日內,應當按照規定到質監部門逐臺辦理登記手續。

 。ㄒ唬╁仩t安全技術檔案

  鍋爐使用單位應當逐臺建立安全技術檔案,安全技術檔案至少包括以下內容:

 。1)鍋爐的出廠技術文件及監檢證明;

 。2)鍋爐安裝、改造、修理技術資料及監檢證明;

 。3)水處理設備的安裝調試技術資料;

 。4)鍋爐定期檢驗報告;

  (5)鍋爐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6)鍋爐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及測量調控裝置日常維護保養記錄;

  (7)鍋爐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第十條、燃氣鍋爐的使用安全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燃氣鍋爐安全管理人員、運行操作人員和鍋爐水處理作業人員應當按照國家質檢總局頒發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持證上崗,按章:作業。

  B級及以下全自動鍋爐可以不設跟班鍋爐運行操作人員,但是應當建立定期巡回檢查制度。

  第十一條、燃氣鍋爐的使用安全管理制度應當有以下制度、規程:

 。ㄒ唬⿳徫回熑沃疲ㄥ仩t安全管理人員、班組長、運行操作人員、維修人員、水處理作業人員等職責范圍內的任務和要求;

 。ǘ┭不貦z查制度,明確定時檢查的內容、路線和記錄的項目;

 。ㄈ┙唤影嘀贫龋鞔_交接班要求、檢查內容和交接班手續;

 。ㄋ模╁仩t及輔助設備的操作規程,包括設備投運前的檢查及準備工作、啟動和正常運行的操作方法、正常停運和緊急停運的操作方法;

 。ㄎ澹┰O備維修保養制度,規定鍋爐停(備)用防銹蝕內容和要求以及鍋爐本體、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自動儀表及燃燒和輔助設備的維護保養周期、內容和要求;

 。┧ń椋┵|管理制度,明確水(介)質定時檢測的項目和合格標準;

  (七)安全管理制度,明確防火、防爆和防止非作業人員隨意進人鍋爐房的要求,保證通道暢通的措施以及事故應急預案和事故處理辦法等;

 。ò耍┕澞芄芾碇贫龋襄仩t節能管理有關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

  1、燃氣鍋爐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1)司爐工崗位職責:

 、賴栏駡绦绣仩t安全操作規程和各項規章:制度,精心操作,安全運行,認真填寫運行記錄。

 、趪栏竦朗貏趧蛹o律,堅守崗位(不脫崗、不串崗),上班前四小時之內和上班期間禁止喝酒,不做與工作無關的事。

 、郯l現鍋爐房天然氣管道、閥門、各種報警設施有異,F象危及安全時,應采取緊急措施并及時報告主管領導。

 、芩緺t工在操作中必須嚴密監視各種儀器儀表。認真做好鍋爐本體附屬設備、安全附件及儀器儀表的維護、保養,經常檢查設備運行情況,保持工作場所整潔,做到安全操作,保證設備最佳運行狀態。

 、輰θ魏挝:﹀仩t安全運行的違章:指揮,應拒絕執行。 ⑥遇有事故發生時不得離開崗位,要采取措施,正確迅速處理,井及時報告鍋爐房主管人員或有關人員,不得隱瞞事故。

 、吲W習業務知識,不斷提高操作水平。

 、嗨|化驗員須認真執行水質管理和制度,定時進行水質化驗,保證鍋爐給水、爐水符合標準要求,做好水處理設備的運行、水質化驗記錄。

  (2)鍋爐設備巡檢制度

 、贋榱吮WC鍋爐及其附屬設備正常運行,當班人員應兩小時對鍋爐設備至少進行一次巡回檢查并做好記錄。

  ②檢查設備是否正常,電動機和軸承升溫是否超限。

 、蹤z查燃燒設備和燃燒工藝是否正常。

 、軝z查鍋爐元件可見部位和爐墻等部位是否有異。

 、輽z查水溫水位,循環泵軸承運轉有、無異,F象,電動機溫度,各閥開關位置和水壓力等是否正常。

 、迿z查鍋爐房照明是否良好、電氣設備有無漏電現象。

 、邫z查安全附件和一次儀表,二次儀表量是否正常,各項指標信號有無異常變化。

 、嘌不貦z查路線:鍋爐本體及燃燒機→安全附件→管道閥門輔機房→循環泵房→水處理及除氧補水→除氧泵→軟水箱。

 、嵫不貦z查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并將檢查結果記入鍋爐及附件設備運行記錄內。

 。3)鍋爐交接班制度

 、俳影嗳藛T按規定班次和規定時間提前到達鍋爐房,做好接玫準備工作,并要詳細了解鍋爐運行等情況。

 、诮话嗳藛T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進行認真全面的檢查和調

  節,確保鍋爐正常運行方可交班。

 、劢唤影鄷r,如果接班人員沒有及時到達現場,交班人員不得離開工作崗位。

  ④交接人員需做到“五交”和“五不交”

  “五交”

  a。鍋爐燃燒、壓力、水位、溫度正常。

  b。鍋爐安全附件、報警和保護裝置靈敏可靠。

  c。鍋爐本身附件無異常。

  d。鍋爐運行記錄資料、附件、工具,用具齊全。

  e。鍋爐房內清潔衛生文明生產。

  “五不交”

  a。不交給喝酒和有病的司爐人員。

  b。鍋爐本身和附件出現異常時不交。

  c。處理事故時不進行交接。

  d交接人員不到時,不交無證司爐工。

  e。鍋爐壓力、水位、溫度、燃燒不正常時不交。

  f。交接班時,交接雙方人員共同巡回檢查路線,逐點、逐項檢查,將要交接的內容和存在問題認真記錄在案。

  g。交接班要交上級有關鍋爐方面的指令。

  h。交接者在交接記錄簽字后發現設備缺陷,應由接班人員負責。

  第十二條、燃氣鍋爐使用管理記錄

 。ㄒ唬╁仩t及燃燒和輔助設備運行記錄;

 。ǘ┧幚碓O備運行及汽水品質化驗記錄;

 。ㄈ┙唤影嘤涗洠

 。ㄋ模╁仩t及燃燒和輔助設備維修保養記錄;

 。ㄎ澹╁仩t及燃燒和輔助設備檢查記錄;

 。╁仩t運行故障及事故記錄;

  (七)鍋爐停爐保養記錄。

  第十三條、鍋爐維護保養制度

  (一)主機的維護保養

  1、真空熱水鍋爐除內置式換熱器換熱管內壁外,其余部分均不會結垢,故應定期對換熱器管內壁進行清洗,一般是一年一次,具體視水質及使用情況而定。

  2、保持鍋爐內部的真空度。發現有空氣露入鍋爐內,應及時啟動真空泵排除。如真空度經常下降應進行檢漏。

  3、檢修或更換易損的零部件。如真空隔膜閥的隔膜、溫度傳感器、防爆裝置上的防爆片等。

  4、在嚴寒地區如長期停機需把換熱器換熱管內和鍋爐內的水放干,以防管子凍裂,同時鍋爐內部必須保持真空以防腐蝕。

  5、檢查各保護裝置動作是否正常、控制箱電器是否正常、注意電氣部分的防潮。

  6、油過濾器必須進行定期清洗,清洗周期視油質而定,一般一月一次。

 。ǘ┤紵鞯木S護保養

  1、檢查油泵過濾網是否已臟,啟動燃燒器應無異常噪音;

  2、檢查控制線路有否松動、積灰;

  3、檢查噴嘴是否已臟,噴嘴使用一年應更換;

  4、檢查風機葉輪有無灰塵,運動時有無雜音;

  5、檢查光電管有無積碳、點火電極位置是否適當。

  (三)真空泵的維護保養

  1、保持泵的清潔,防止雜物進入泵內;

  2、保持油位,嚴禁無油運行;

  3、注意觀察油的顏色,若泵油變臟、混濁或進入水份影響真空時,應及時更換泵油;

  4、長時間不使用時,應注意防潮、防銹;

  5、若需拆除檢修要由售后服務處工程師進行。

 。ㄋ模┻\行維護保養一覽表

  1、每日:檢查日用油箱油位、燃燒機運行狀況;

  2、每月:清洗油管過濾網、燃燒機油泵、燃燒機火焰探頭(光電管);

  3、隔月:清洗燃燒機噴油嘴;

  4、每年:

  ①燃燒機整機保養一次,包括風機葉輪灰塵清洗;②更換燃燒機噴油嘴;

 、坼仩t換熱器傳熱管清洗;

  ④真空度檢測;

 、菡婵毡糜透鼡Q;

  ⑥煙管清洗。

  5、每5年:

 、俑鼡Q真空壓力表、真空控制器、真空閥閥片、防爆膜片、溫度傳感器;

 、诟鼡Q所有電器連線。

  6、每10年:

 、俑鼡Q電控箱;

  ②傳熱管檢查,如損壞,更換傳熱管。

  7、停爐:若需要長時間停爐時,須打開鍋爐上部換熱器泄水閥,將鍋爐上部換熱器內水排放干凈。

  第四章:電梯的使用和運營安全管理制度

  第十二條、電梯相關人員的職責

 。ㄒ唬┲鞴茴I導職責

  1、全面管理電梯設備投入使用后的日常工作。

  2、組織制定電梯管理規章:制度。

  3、按照國家電梯技術規范,對電梯進行嚴格管理。

  4、監督電梯管理人員和維保人員對電梯管理制度的實施。

  5、組織電梯維修保養工程的施工方案。

  6、定期組織作業人員的培訓工作。

  7、嚴格執行電梯定期報檢制度。

 。ǘ╇娞莨芾砣藛T職責

  1、協助主管領導管理電梯使用的日常工作。

  2、組織落實電梯管理各項制度實施的方案。

  3、嚴格按照國家電梯技術規范,對電梯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

  4、負責組織電梯維修保養人員完成維保任務。

  5、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及時糾正違規行為和不良隱患。

  6、協助主管領導按時申請電梯定期年檢。

  第十三條、維修保養人員職責

 。ㄒ唬┚S修保養人員必須經過維修、安全技術培訓并考試合格,取得有關部門核發的特種操作證后方可上崗。

 。ǘ﹪栏駡绦须娞菥S修保養制度。

  (三)按照國家電梯技術規范,對電梯進行維修保養,確保電梯正常安全進行。

 。ㄋ模┴撠熗瓿呻娞莸木S修保養及急修、零修、大修、值班的任務。

 。ㄎ澹﹪栏駡绦姓z查制度,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并能及時解決。

  (六)實事求是填寫好維修保養報表,做好記錄及時呈報歸檔。

  第十四條、操作人員守則

  (一)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培訓并考試及格,取得國家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核發的“特種作業操作證”方可上崗。

 。ǘ┎僮魅藛T必須熟知電梯的使用特性,嚴格按操作程序使用。

 。ㄈ┦煜ふ莆蘸吞幚黼娞菥o急情況的技能。

  (四)定期檢查電梯的機械和電氣部分是否正常工作,運轉有無異狀、異響。

  (五)愛護設備、保持電梯的整潔,防止人為造成設備損壞事故。

  (六)填寫電梯運行維修情況記錄。

  第十五條、安全管理人員職責

 。ㄒ唬┙M織制定工作計劃和各項安全管理制度。

  (二)組織落實安全制度的實施方案,檢查實施情況。

 。ㄈ┴撠煂θw作業人員進行安全管理體制、作業程序、安全操作規程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ㄋ模┯杏媱澋剡M行巡回安全檢查,嚴格遵守安全規程進行電梯作業,杜絕不安全行為和消除不安全狀態;防止事故的發生;確保作業者和第三者的安全。

  (五)積極組織緊急求援演習。

  第十六條、電梯的安全操作規程

  為了防止事故,確保電梯安裝、維修和保養的順利進行,特制訂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

  (一)電梯維修保養人員安全操作規程

  1、電梯維修保養人員必須持有國家質量監督部門頒發的“電工操作證”和“電梯維修工操作證”。

  2、電梯維修保養時,不得少于兩人;工作時必須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去做,嚴禁酒后操作;工作中不準閑談打鬧;不準用導線直接已壞的層門門鎖開關。

  3、工作前,應先查自己勞保用品及攜帶工具有無問題,無問題后,才可穿戴及攜帶。

  4、電梯維修保養時,一般不準帶電作業,若必須帶電作業時,應有監護人,并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5、電梯在維修保養時,絕不允許載客或裝貨。

  6、熟練掌握正確安全使用本工種常用的機具,以及吊裝、拆卸安全規定。

  7、必須熟練掌握觸電急救方法,掌握防火知識和滅火知識,掌握電梯發生故障而停梯時援救被困乘客的方法。

  8、必須掌握事故發生后的處理程序。

 。ǘ╇娞菟緳C安全操作規程

  1、電梯司機須經安全技術培訓,并考試合格,持有國家質量監督部門頒發的“特種作業操作證”,方可上崗。

  2、對工作認真負責,熱情為乘客服務,上班前不喝酒,有充足睡眠。

  3、熟悉所駕駛電梯的原理、性能、熟悉掌握駕駛電梯和處理緊急情況的技能。

  4、做好轎廂、廳門門踏滑動槽和其它負責區域內的清潔工作。愛護電梯設備,防止人為造成設備損壞事故,當發生事故和故障時,不亂動設備,及時通知維修人員。

  5、配合維修人員修理電梯時,精神集中,接受維修負責人的統一指揮,指揮人員下達的操作指令,必須應答并復述后再操縱電梯。

  第十七條、作業人員及相關運營服務人員的培訓考核制度

 。ㄒ唬┙M織作業人員及相關人員到國家電梯監督部門進行技術培訓,熟悉電梯原理、性能、熟練掌握電梯安裝、維修、保養技能,經過嚴格考核,取得各種國家特種作業操作證,方可上崗。

 。ǘ┙M織作業人員及相關人員定期到上一級主管部門進行技術培訓,學習并掌握電梯各項新技術和新工藝,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

  (三)維修保養人員必須經過維修、安全技術培訓并考核合格,取得有關部門核發的特種(電梯維修、電工、焊工等)操作證后方可上崗。對持有電梯安全操作證電梯維修保養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分析和總結維修保養工作,對新技術、新工藝展開學習和討論,幫助維修保養人員不斷提高業務技術和職業道德素質。

 。ㄋ模┒ㄆ趯﹄娞莶僮魅藛T進行培訓,正確指導使用電梯的操作規范和電梯發生故障時應采取的措施,并經國家電梯監督部門考核后取得上崗證。

  (五)定期進行安全技術學習,增強安全意識,提高技術水平。

 。⿲ψ鳂I人員及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全面考核或送主管部門進行培訓,提高業務技術水平。

  第十八條、意外事件或者事故的應急救援預案與應急救援演習制度

 。ㄒ唬┊旊娞菰谶\行中,突然發生停駛或失控時,應立即撳按急停、警鈴按鈕,并嚴肅阻乘客切勿亂動,及時通知維修人員,設法使乘客安全撤出轎廂。

 。ǘ┻\行中的轎廂突然停在兩層樓之間,首先切斷轎廂內控制電源,通知維修人員找出原因,故障排除后方可再投入運行。

  (三)限速器、安全鉗動作,將轎廂夾持在導軌上時,應切斷控制電源,通知維修人員找出原因,故障排除后,方可再投入運行。

 。ㄋ模┌l生火災或地震時,應保持鎮靜,盡快將乘客送至安全層站離去。關閉廳門、轎門、切斷電源停止使用或交消防人員使用。

 。ㄎ澹╇娞莸碾姎庠O備發生燃燒時,應立即報告有關部門并及時切斷電源,使用干粉、1、21、1、、二氧化碳等滅器滅火。

 。┌l生人身或設備事故時,應立即停梯并切斷電源,報告有關部門,協助搶救受傷人員,保護好現場。

 。ㄆ撸┟磕杲M織1、至2次摸擬緊急救援演習。

 。ò耍┭萘暼藛T必須熟知各種意外事件和事故的應急處置方法。

  (九)演習中嚴格按照有關電梯的意外事件和事故緊急救援方法進行。

 。ㄊ┭萘暯Y束后進行全面總結,作好下一次演習準備。

  第五章:叉車的使用和運營的安全管理制度

  第十九條、叉車相關人員的職責及守則

  (一)叉車司機的叉車工必須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方能上崗操作,嚴禁無證開車。

 。ǘ┦炀氄莆詹孳嚨男阅埽瑖栏褡袷夭僮饕幊,嚴禁擅自開車,嚴禁酒后開車,嚴禁人貨混裝,嚴禁超速開車。

 。ㄈ┻M出車間大門、生產現場、倒車等時速不得超過5km/h,廠區內時速不得超過20km/h。

  (四)聽從指揮,積極主動,協助生產管理人員做好本職工作。

 。ㄎ澹┒ㄆ诙〞r對所操作的車輛進行加油、潤滑等保養工作。

 。┧緳C開車前,應檢查發動機水位、油位是否符合要求,并檢查連接處和各接頭是否滲油、漏油。

 。ㄆ撸z查燃油油量、液壓油油量及各油管接頭有無漏油情況。

  (八)檢查蓄電池電極柱導線是否擰緊,其它導線有無松脫。

  (九)檢查輪胎氣壓、方向盤、制動踏板的自由行程是否合適。

  (十)檢查燈光、喇叭等信號裝置是否正常。

  (十一)檢查中所發現的問題,應在出車前進行排除。

 。ㄊ┌l動機發動后,檢查各項儀表是否正常;發現異常,應立即熄火,進行檢查排除,正常后方可運行。

 。ㄊ┎孳囎鳂I前先松開制動手柄,然后起步行使,并檢查腳踏制動效果是否良好;檢查門架的起升、傾斜動作是否正常,轉向是否輕便、靈活;確認正常后方可投入作業。

 。ㄊ模┎孳囆惺棺鳂I時,應注意傾聽有否異常聲響。

 。ㄊ澹┎孳囋趶S區、車間干道上行駛,其速度應控制在工廠安全部門規定的速度范圍內,并注意來往行人隨時鳴號。

 。ㄊ┎孳囍荒茉谕耆\嚭蟛拍軗Q向;嚴禁提升、傾斜同時操作及超載運行。

 。ㄊ撸┏霈F異,F象,應停車檢查,及時排除。

 。ㄊ耍⿲⒉孳嚊_洗擦拭干凈,進行日常例行保養后,停放車庫或指定地點。

  (十九)發動機熄火前,應使發動機怠速運轉2—3分鐘后熄火。發動機熄火停車后,應拉緊制動手柄。轉動機油濾清器手柄1、—2轉,檢查螺栓、螺母有無松脫現象,并及時排除不正常情況。 20。低溫季節(在零度以下),應放盡冷卻水。當氣溫低于0度時,應拆下蓄電池并搬入室內,以免凍裂。

  第二十條、叉車的安全操作規程

  為加強廠內叉車的安全管理,提高叉車安全技術狀況,保障作業安全,根據《廠內機動車輛安全管理規定》、《CRB機動車輛運輸安全規程》等制度,特制定本規程;

 。ㄒ唬⿵S區叉車駕駛、作業安全管理要求

  1、日常檢驗即三檢制,在出車前,收車后和利用行駛中間的停歇時間檢視車輛;

  2、叉車作業前后,應檢查外觀,加注燃料、潤滑油和冷卻水;

  3、檢查起動、運轉及制動安全性能;檢查燈光、喇叭信號是否齊全有效;

  4、叉車運轉過程中應檢查壓力、溫度是否正常;

  5、叉車運行后還應檢查外泄漏情況并及時更換密封件。

  (二)起步

  1、起步前,觀察四周,確認無妨礙行車安全的障礙后,先鳴笛、后起步;

  2、制動液壓表必須達到安全指數并系緊安全帶后再行駛再起步;

  3、叉車在載物起步時,駕駛員應先確認所載貨物是否平穩可靠;

  (三)行駛

  1、廠內駕駛叉車速度不得超過5km/h;貨叉底端距地高度應保持30~40cm,門架須后傾;

  2、進出作業現場或行駛途中,要注意上空有無障礙物;載物行駛時,貨叉不準升得太高,以免影響叉車的穩定性;卸貨后應先降落貨叉至正常的行駛位置后再行駛;

  3、轉彎或倒車時,必須先鳴笛;

  4、行駛叉車在下坡時嚴禁熄火滑行,嚴禁在斜坡上轉向行駛;

  5、叉車在行駛時要遵守廠內交通規則,必須與其他車輛、物體保持安全距離;

  6、通過廠區內道路口時,應做到“一慢、二看、三通過”;

  7、載物高度不得遮擋駕駛員視線;特殊情況物品影響前行視線時,叉車必須倒行;

  8、倒車時,駕駛員須先查明周圍情況,確認安全后,方準倒車。在貨場、廠房、倉庫、窄路等處倒車時,應有人站在車后的駕駛員一側指揮;

 。ㄋ模┭b卸作業

  1、叉載物品時,應調整兩貨叉間距,使兩叉負荷均衡,不得偏斜,物品的一面應貼靠擋物架;

  2、禁止單叉作業或用叉頂物、拉物品或設備;嚴禁超叉車負荷作業;

  3、在進行物品的裝卸過程中,必須用制動器制動叉車;

  4、叉車裝卸作業時,禁止人員停留在貨叉周圍;必要時應在作業區域設置警戒線;

  5、禁止用貨叉或托盤舉升人員從事高處作業,以免發生高空墜落事故;

  6、叉車裝卸物品時,必須將物品平穩、緩慢放到地面或其他合適位置,嚴禁長時間用貨叉使物品停留在高處;嚴禁在貨叉下面進行檢修或其他長時間停留作業;

 。ㄎ澹┩\嚰白⒁馐马

  1、離開叉車前必須卸下貨物或降下貨叉架,禁止貨叉上物品懸空時離開叉車;

  2、停車時必須拉緊制動手柄;

  3、觀察是否發動機熄火,斷電,并及時拔下叉車鑰匙;

  4、將叉車沖洗擦拭干凈,進行日常例行保養后,停放車庫或指定地點。

  第二十一條、叉車的常規檢查制度

 。ㄒ唬z查氣缸壓力或真空度;

  (二)檢查與調整氣門間隙;

 。ㄈz查節溫器工作是否正常;

 。ㄋ模z查多路換向閥、升降油缸、傾斜油缸、轉向油缸及齒輪泵工作是否正常;

 。ㄎ澹z查變速器的換檔工作是否正常;

  (六)檢查與調整手、腳制動器的制動片與制動鼓的間隙;

 。ㄆ撸└鼡Q油底殼內機油,檢查曲軸箱通風接管是否完好,清洗機油濾清器和柴油濾清器濾芯;

  (八)檢查發電機及起動電機安裝是否牢固,與接線頭是否清潔牢固,檢查碳刷和整流子有無磨損;

 。ň牛z查風扇皮帶松緊程度;

 。ㄊz查車輪安裝是否牢固,輪胎氣壓是否附合要求,并清除胎面嵌入的雜物。

  第二十二條、叉車的維修保養制度

 。ㄒ唬┬虏孳嚴塾嫻ぷ髅250小時保養一次,舊叉車累計工作每1、50小時保養一次。保養時,要清洗叉車一次,并將空氣濾清器芯吹干凈。各部位所需的油、水、電池補充加足。

 。ǘ{車前檢查遇有剎車不正常或其它故障時,由司機要及時聯系車輛維修工進行處理。

 。ㄈ┰谡9ぷ髦,如發現叉車有異常聲音或出現故障,應立即停止使用,并由車間通知車輛維修工進行處理,維修工無法處理時及時匯報至主管隊領導,由主管隊領導匯報至機電部主管運輸負責人、副部長或部長聯系外修;司機不得私自拆修。

 。ㄋ模┎孳嚤pB責任人(駕駛員),如違反上述的規定,按失職處理,并視情節嚴重程度給予全礦通報批評和進行處罰。

  第六章:空氣壓縮機的使用和運營的安全管理制度第二十三條、空氣壓縮機相關人員的職責

 。ㄒ唬﹪栏窠唤影嘀贫,交班者應該認真的把當班本崗位的生產情況、設備運行情況等向接班者交代明白,接班者要認真檢查所屬設備、管道等運行情況。衛生是否清潔,如存在較嚴重的問題不接班,一般性的問題,交接班者可協商處理,做好記錄。

 。ǘ┏^接班時間,接班者未到崗位,與值班班長聯系,未經許可,不得離開崗位,否則出現的事故一切由交班者負責。

  (三)設備周圍及基礎無積水、雜物,陰雨天氣要把露天電器蓋好。

 。ㄋ模┎僮魅藛T要懂得設備構造、原理、性能、用途,會使用、保養及排除故障。

  (五)要確保各級氣缸注油器正常,檢查壓縮機內部是否有水。

 。﹫猿盅不貦z查制度,每小時巡回檢查一次,及時發現設備存在故障,及時排除故障。要對壓力表、各級安全閥認真檢查,讀數不準及時更換。

 。ㄆ撸┭不貦z查要按時撥巡檢表,撥表時間前后誤差不得超過5分鐘。

  (八)搞好節能減排,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努力改善崗位操作環境,杜絕跑、冒、滴、漏。

  (九)消防器材白班每天檢查一次,保持良好狀態。

 。ㄊ﹤人防護用品、防護器材排放整齊、擦拭干凈,白班每天檢查一次,確保防護用品靈敏好用。

  第二十四條、空氣壓縮機安全操作規程

 。ㄒ唬╅_機前應檢查曲軸箱機油是否達到油位標位,檢查各部件,緊固螺絲是否松動,檢查風扇皮帶緊度并調整合適。

  (二)壓力表、安全閥應保持良好技術狀態。安全閥應調整在規定的壓力值,防止空壓機超壓運行。

  (三)開機時注意電機,壓縮機的運轉是否正常,有無異響。如發現不正常情況應立即停機檢查,待運轉正常開機后才離開。

 。ㄋ模┒ㄆ谂欧刨A氣桶的油、水。停機后要切斷總電源,并清潔整機。

 。ㄎ澹┵A氣桶應按規定進行水壓試驗。

  第七章:特種設備的定期報檢制度

  第二十五條、特種設備定期報檢制度

 。ㄒ唬槁鋵崱短胤N設備安全監察條、例》有關定期檢驗的規定,明確責任,保證特種設備得到有效的檢驗并獲得檢驗機構的審核,特制定本規定。

 。ǘ┍疽幎ㄟm用于起重機械、電梯、鍋爐、空壓機、叉車及其附屬的安全閥、壓力表、安全保護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報檢工作。

 。ㄈ┕靖鞑块T、區隊機械部應在設備檢驗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向機電部提交定期檢驗申請,由機電部統一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請定期檢驗。

 。ㄋ模┕靖鞑块T、區隊機械部得到設備檢驗的檢驗機構報檢后,應告知相應科隊進行有關準備工作事宜,各科隊必須對存在隱患的特種設備進行按要求整改,確保特種設備機械符合檢驗標準。

  (五)對于不能按期申報的機械設備,公司各部門、區隊機械部應向特種設備監督管理部門申請延期檢驗,對于不能進行報檢的必須陳列原因,報請相關部門同意。

  (六)公司各部門、區隊機械部必須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提供相應的技術資料,配合檢驗機構進行設備檢驗。檢驗合格后必須取回檢驗報告交由部門領導審閱后保存。并把檢驗情況報送公司安全部門。

 。ㄆ撸⿲Χㄆ跈z驗中發現的設備缺陷,應做到及時消除,設備需修理時,應由機電部組織人員或由相應資質的維保單位進行維修,及時消除設備缺陷。

 。ò耍z驗后,對出具結論為“不合格”檢驗報告的特種設備,公司各部門、區隊應停止使用該設備,并組織維修或保養單位進行及時整改,自檢合格后,重新報檢。對需要報停、報廢的,應以書面形式到所在地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辦理報停、報廢手續。

  1、起重機的定期報險制度

  1)起重機械停用一年后重新啟用,或發生重大的設備事故和人員傷亡事故,或經受了可能影響其安全技術性能的自然災害(如火災、水淹、地震、雷擊、大風等)后也應由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請檢驗。

  2)起重機械經較長時間停用,但尚未超過一年時間的,有檢驗有效期內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可向單位設備管理部門申請內部安全檢驗,認為有必要的可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請定期檢驗。

  2、電梯定期報檢制度

  1)電梯交付使用前,工程部將全部安裝、調整資料文件整理歸檔,并報國家電梯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申請驗收,取得安全檢驗合格證后方可使用。

  2)電梯投入使用后,維修保養部負責一年以上的保修工作,建立保養、維修檔案。

  3)維修保養人員認真對電梯整體設備運行全面檢查,并做好運行記錄表,如在保養過程中發現問題,維保人員負責及時處理。

  4)電梯使用一個月后,維保人員對電梯主要安全設施進行檢查。

  5)電梯使用兩個月后,維保人員對機械、電氣設備進行認真檢查、調整和維修保養工作。

  6)電梯使用一年后,維保部組織維保人員進行技術檢驗,詳細檢查機械、電氣部分,根據堆部件磨損程度,及時更換損壞的零部件,確保電梯安全正常運行。

  7)維修保養人員必須堅持“工作單“回簽制度”。

  8)若電梯停止使用后,要求恢復電梯使用,必須由維保人員進行仔細檢查、維護和試運行后,并報國家電梯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申請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9)若電梯發生事故,及時上報有關部門,經維修人員修復和做好記錄,報國家電梯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10)電梯使用單位對電梯進行大修、整改、升級改造的,經維修人員檢修、更換主要配件、試運行及做好檢修記錄后,報國家電梯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11)對電梯使用期限到期的電梯,經維修人員檢修后,報國家電梯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進行年檢。

  3、特種設備檢驗周期

  1)起重機械:定期檢驗周期最長不超過二年;

  2)電梯: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檢驗;

  3)廠內機動車輛: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檢驗;

  4)壓力容器: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外部檢查;每三至六年進行一次內外部檢查;每兩次內外部檢驗期間內至少進行一次耐壓試驗;

  5)安全閥每年至少校驗一次;壓力表、測溫儀表按計量部門的規定進行校驗,一般每六個月校驗一次。

  第八章:特種設備相關人員的培訓考核制度

  第二十六條、特種設備相關人員的培訓考核制度

 。ㄒ唬┨胤N設備作業人員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年滿18周歲;

  2、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3、身體健康(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健康證明),無妨礙從事本工種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4、通過規定的專業技術理論和實際操作的培訓考核,了解相應工種的專業技術知識,掌握相應工種的操作技能。

 。ǘ┨胤N設備作業人員的專業技術考核由榆林市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組織實施。

  (三)申請參加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專業技術培訓的人員,應當填寫《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申請書》,并向培訓單位提出申請。經培訓單位審查年齡、學歷、身體等條、件后安排培訓計劃。

  (四)取得資格證書者,每4年進行一次復審。持證人員應填寫《申請書》,并在資格證書有效期滿前3個月提出復審申請。

  復審由當地的考核發證部門負責進行。復審合格者,考核發證部門應在證書正本上簽章:;復審不合格者,可在2個月內進行一次復審,仍不合格者,收回其資格證書;未按期復審,其資格證書自行失效。

  第九章:特種設備檔案管理制度

  第二十七條、檔案人員崗位職責

 。ㄒ唬﹪栏駡绦械V業公司制定的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制度,確保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齊全完好。

 。ǘ┴撠煴締挝惶胤N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的統計工作,定期清點核對檔案、確保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完好。

 。ㄈ┨胤N設備技術檔案應至少包括以下內容:特種設備及其部件的出廠時隨機文件所附帶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監督檢驗證明等;特種設備運行管理文件包括:注冊登記文件、安裝監督檢驗報告、年度檢驗報告、日常運行記錄、定期保養作業計劃、故障排除及維修保養記錄等。

 。ㄋ模┨胤N設備檔案管理人員負責組織建立技術檔案和原始記錄,并進行分類、整理、存檔。

  (五)大修、急修、零修、改造的記錄和驗收資料的保管工作。

 。┣袑嵚男刑胤N設備安全技術檔案查閱和借閱規定。

 。ㄆ撸┨胤N設備安全技術檔案資料如有遺失、損壞,應及時上報,設法補救,并承擔相關責任。

 。ò耍短胤N設備注冊登記表》、《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電梯安全技術檢驗合格證》、《電梯安全檢驗報告》等的保管工作。

  第十章:特種設備意外事件和事故應急預案第二十八條、特種設備意外事件和事故應急預案總測

  (一)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性特種設備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減少特種設備事故造成的損失,維護礦業公司員工和財產安全,結合本單位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ǘ┦鹿蕬本仍侵笇ν{人員生命或造成公司財產損失的緊急情況,所采取的一系列搶險救治工作。

  (三)全體員工在公司發生事故時,應積極參加緊急救援工作。

  (四)發生事故或人員傷亡,知情人必須以最快的速度通過電話或其他通信方式,將事故情況報告部門領導;部門領導應迅速報告公司領導和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門。

 。ㄎ澹﹩T工在發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應采取可能的緊急措施后撤離作業。

 。╉椖渴鹿蕬本仍I導小組和各有關部門在接到事故報告后,應迅速趕赴現場,根據本《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或其它有效辦法指揮救援工作,不論采取何種措施進行緊急救援,應首先采用減少人員傷亡、減輕傷員痛苦的各種措施。

 。ㄆ撸┦鹿蕬本仍藛T,在救援過程中,必須聽從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指揮,各就各位地對事故進行必要的救援工作,并注意自我保護,正確佩戴防護用品和使用防護器具,避免自身傷害。

 。ò耍┊斒鹿市再|嚴重,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應向市各應急救援部門和附近生產經營單位、社區求援。

  第二十九條、鍋爐爆炸事故應急措施

  鍋爐爆炸事故。一旦發生鍋爐爆炸事故,必須設法躲避爆炸物和高溫水汽,在可能的情況下盡快將人撤離現場,有條、件時撥打“119”、“120”、“110”等電話請求救援,并將情況逐級上報。爆炸停止后立即查看是否有傷亡人員,并進行救助。

  爐管破裂泄漏不嚴重且能保持水位,事故不致擴大時,可短時間降低負荷維持運行,待備用鍋爐啟動后再停爐。

  嚴重爆管且水位無法維持,必須采取緊急停爐,但引風機不應停止,還應繼續給鍋爐上水,降低管壁溫度,使事故不致再擴大。如因鍋爐缺水,管壁過熱而爆管時,應緊急停爐,嚴禁向鍋爐給水,這時應盡快撤出爐內余火,降低爐膛溫度,減少鍋爐過熱程度。

  第三十條、起重機事故應急措施

  起重機吊運重物時如遇突然停電或設備突然發生故障,司機和指揮人員不準離開現場,要警戒任何人不準通過危險區,等電力恢復或設備處理完后將吊運的重物放好后才能離開。

  起升機構制動器在工作中突然失靈時,要沉著冷靜,做慢速反復升降動作,同時開動葫蘆,選擇安全地點放下重物。

  第三十一條、壓力容器設備及附件的事故應急措施當壓力容器及其設備發生爆裂、鼓包、變形、大量泄漏或突然停電、停水,使壓力容器及其設備不能正常運轉,或壓力容器及其設備周圍發生火災等非正常原因時,必須緊急停止運行。

  壓力容器及其設備一旦發生鍋爐爆炸事故,必須設法躲避爆炸物,在可能的情況下盡快將人撤離現場,有條、件時撥打“119”、“120”、“110”等電話請求救援。爆炸停止后立即查看是否有傷亡人員,并進行救助。

  第三十二條、電梯的應急救援措施

  (一)被困乘客:乘客被困,按打應急求救電話,待接通對講后講明被困情況及人數。

 。ǘ┙拥诫娫捄髴⒓从H自到場或派員到場與被困乘客取得聯系,安慰乘客,要求乘客保持冷靜,耐心等待求援。尤其當被困乘客驚恐不安或非常急躁,試圖采用撬門等非常措施逃生時,要耐心告誡乘客不要驚慌和急躁,不要盲目采取無謂的行動,以免使故障擴大,發生危險。注意在這一過程中,現場始終不能離人,要不斷與被困人員對話,及時了解被困人員的情緒和健康狀況,同時及時將情況向值班負責人匯報。

 。ㄈ┲蛋嗳藛T接報后,應立即派人前往現場解救,必要時電話通知電梯維修公司前來搶修。若自己無法解救,應設法采取措施,確保被困乘客的安全,等待電梯維修公司技工前來解救。

 。ㄋ模┤糁蛋嗳藛T和電梯維修公司都無能力解救或短期時間內解救不了,應視情況向110求助(應說明求助原因和情況)。向110求助前應征得公司總經理的同意。

 。ㄎ澹┰诮饩冗^程中,若發現被困乘客中有人頭暈、神志昏迷(尤其是老人或小孩),應立即通知醫護人員到場,以便被困人員救出后即可進行搶救。

  (六)被困者救出后,施救人員應當立即向他們表示慰問。

  (七)被困者救出后,工程部應立即請電梯維修公司查明故障原因,修復后方可恢復正常運行。

 。ò耍┲刃蚓S護當班領班應詳細記錄事件經過情況,包括接報時間、秩序維護和維修人員到達現場時間、通知電梯維修公司及其到達時間、被困人員的解救時間、被困人員的基本情況、電梯恢復正常運行時間。若有公安、消防、醫護人員到場,還應分別記錄到場和離開時間、車輛號碼;被困人員有傷者的,應記錄傷者情況和被送往哪家醫院。

  (九)維修或值班人員應詳細記錄故障發生時間、原因、解救辦法和修復時間。

  第三十三條、特種設備應急救援預案

 。ㄒ唬┦鹿拾l生后,事故發生區隊應當立即帶領有關人員迅速趕赴事故地點積極參加搶救工作,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二)機電動力部、安全管理部負責人立即帶領有關職能部門人員趕往出事地點,立即成立現場指揮小組,加強現場的指揮、協調和救援工作。

  1、現場指揮小組在實施緊急救援時,應嚴密組織,加強聯絡,并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分工;

  2、必要時應及時將現場指揮小組的組成及聯系方法報告質量技術監督局,且必須保證通訊聯絡暢通;

  3、對需調用的救援力量,由事故現場指揮小組向質量技術監督局與有關單位聯系;對需由質量技術監督局出面聯系的,由指揮小組提出請示建議。

 。ㄈ┏闪F場指揮小組后,可根據事故情況下設:

  1、現場處理組:負責傳達貫徹領導指示,報告事故處理情況,協調有關單位分工合作進行救援工作,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任務;

  2、專業搶救組:負責對事故進行現場救治;

  3、警戒保衛組:負責設置警戒區域、維持現場秩序、疏通道路、組織危險區內人員撤離、勸說圍觀人員離開事故現場,嚴格防止發生新的傷亡事故;

  4、通訊聯絡組:負責保證現場指揮與救援指揮中心的通訊聯絡暢通,保證與各協作單位聯絡暢通,溝通指揮部與外界的聯系;

  5、醫療救護組:負責開設現場救護所,負責受傷、中毒人員的救護,保證救護器材與搶救藥品的供應;

  6、交通運輸組:負責運送急需物資、器材、裝備、藥品;運送現場搶救人員,輸送和疏散現場其他人員;

  7、后勤保障組:負責保證搶險救援物資的及時供應,負責現場指揮人員和搶救人員食宿安排,協助處理傷員的救護工作;

  8、預備機動組:由指揮組長臨時確定。機動組力量由指揮組長調動和使用。

  (四)重大以上事故發生后,在迅速組織搶險救護工作的同進,應對事故現場進行嚴格的保護,防止與事故有關的設備、器材、物品、文件及其他操作憑證等被隨意挪動或丟失,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應當及時攝像、拍照,做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寫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

  未發生人員死亡但性質特別嚴重、影響重大的事故及爆炸、泄漏造成重大影響的事故由領導小組及時指派有關單位和人員對事故迅速進行處理,防止事故擴大。

  救援工作紀律:各部門的領導和相關人員都必須自覺遵守本事故應急處理預案,一旦發生事故,必須把救援工作放在第一位,按規定應立刻趕赴事故現場組織救援工作。服從統一指揮,開展積極有效地應急救援。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3

  1、根據國家〈特種作業人員專業性技術考核管理規則〉的有關規定,為了加強公司從事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和教育及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和復審工作,提高安全生產技術知識和安全技術素質及實際操作技能,養活和避免工傷事故的發生及職業危害,保障職我的`安全和健康,實現安全生產,特制定本制度。

  2、按上崗要求,技術業務理論考核和實際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并取得地、市以上勞動部門頒發的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做到持證上崗。

  3、進行特種作業的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取行操作證后,方可上崗作業,無操作證者,嚴禁上崗作業。

  4、特種作業人員要佩證上崗,并要按“操作證”限定的作業內容操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犯規定,強迫非特種作業人員從事特種作業。

  5、是從事特種作業人員的資格證要妥善保管,不準涂改、轉借,操作證如有遺失要及時向公司報告,聲明作廢。

  6、外單位來公司作業的特種作業人員要服從公司的管理。

  7、凡有特種作業人員的分公司要建立特種作業人員檔案,進行動態管理,應保持特種作業人員相對穩定。

  8、特種作業人員脫崗一年以上,再上崗時需重新進行安全技術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4

  1、目的

  為了規范企業內特種設備安全運行,保障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適應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企業特種設備設備的全過程管理。

  3、引用文件、術語定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20xx年主席令第4號)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20xx年國務院令第549號)

  4、職責

  4.1 設備管理:負責特種設備的的選型、驗收、組織安裝調試及監督設備的使用、檢查、維護保養、維修等日常管理工作,負責設備技術檔案的日常管理工作;負責特種設備管理的中安全檢查。發現安全隱患督促責任部門整改。

  4.2特種設備操作人員負責設備設施的安全使用與操作,負責日常檢查簡單故障的檢查排除等工作。

  4.3安全員(兼職):負責特種設備整個過程的安全監督檢查工作。

  5、管理程序

  5.1設備的`選型、采購

  使用單位依據業務需要提出申請,經總經理批準后,設備的選型由采購部主持,設備管理、技術員、安全員(兼職)參加,依據本企業生產特點,結合生產工藝先進水平共同對設備型號、規格、工藝技術性能及安全操作性能、供應商生產資質、價格及售后服務等進行論證,作出設備選型購置決定后,報總經理批準后采購。

  5.2設備安裝試車驗收

  特種設備安裝前,設備管理持相關資料到質量技術監督局申請設備安裝,待批準后由有資質的施工單位組織安裝,設備管理保存安裝過程的相關證據,設備管理與施工方簽訂安全協議。

  施工方安裝完成后,生產部向質量技術監督局申請安裝驗收,經特種設備檢驗所檢驗合格后,設備管理設備管理員持相關資料到質量技術監督局對該設備進行注冊登記,設備管理登錄設備臺賬,生產部匯總收集設備出廠隨帶的技術資料一同存入設備檔案,對該設備建立設備檔案。

  5.3設備的安全使用

  5.3.1設備在投入使用前,生產部設備管理編制該設備操作規程和安全注意事項、設備維護保養技術規程,并對設備操作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設備原理、設備構造、操作方法、設備操作規程及安全注意事項、維護保養常識等,考核合格后方可允許上機操作。安全員(兼職)協助設備管理員應識別并評價該設備設施的安全風險。

  5.3.2設備操作人員必須經特種設備人員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操作,具體培訓要求詳見x-aqzd5.1《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管理制度》。

  工作前,設備操作人員必須對設備進行檢查,在確認設備完好,安全附件、儀表齊全正常,操作系統靈敏可靠后方可開機,并在設備日常點檢表中記錄相關情況,下班后記錄設備運行臺時。操作人員填寫《設備日常保養記錄單》。

  5.3.3特種設備依據特種設備規定要求納入年度維護保養計劃中,在維護保養時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進行維護保養,并留下保養記錄。

  5.3.4特種設備按規定由設備管理設備管理員聯系有關部門進行檢測,檢測報告等技術資料必須及時入檔保存備查,發現問題及時予以處理。

  5.4特種設備的其他管理要求

  特種設備發生安全事故時依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規定》處理,報廢、拆除的安全管理依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規定》實施。

  6、形成的文件和記錄

  6.1設備設施管理臺賬 編號:aqjl-06-05

  6.2設備設施履歷表 編號:aqjl-06-06

  6.3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借用

  6.4年度維護保養計劃表 編號:aqjl-06-07

  6.5設備日常保養記錄單 編號:aqjl-06-08

  7、附記

  因為特種設備是安全風險較大的特殊生產設備,設備管理應嚴格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進行管理,同時依據x-aqzd6.2《設備、設施運行、檢修、維護、保養管理制度》開展基礎管理工作。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5

  為了加強特種設備和人員的安全管理,保障特種設備安全.高效.穩定運行,防止和減少特種設備事故的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減少能耗,根據國家法律.法規.標準和規程的有關規定,特制訂本制度。

  一.特種設備安全管理

  1.術語

  特種設備:本制度中特種設備系指對人身和財產安全有較大危險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下同).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并包括其附屬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

  2.應采購具有相應制造資質的單位所制造的特種設備,并查驗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和產品安全性能監督檢驗合格證書等文件。

  3.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內,應當向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以下簡稱登記機關)登記。登記證存入特種設備技術檔案,登記標志應當置于或者附著于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4.特種設備在登記機關行政區域內移裝的,應當在移裝完成后投入使用前向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5.特種設備跨原登記機關行政區域移裝的,應當向原登記機關申請辦理注銷手續。移裝完成后,向移裝地登記機關申請注冊登記,領取新的使用登記證。

  6.特種設備產權發生變更時,應當辦理注銷手續,并將設備全部文件資料移交新使用企業,新使用企業應按注冊登記的要求辦理手續。

  7.設備部門應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應持證上崗且持證范圍應覆蓋本單位的各種特種設備,應掌握相關的`安全技術知識,熟悉有關特種設備的法規和標準,并履行以下職責:

 。1)檢查和糾正特種設備使用中的違章行為,發現問題應立即處理;情景緊急時,能夠決定停止使用特種設備并及時報告本單位有關負責人;

 。2)收集.管理特種設備技術檔案;

 。3)編制日常安全檢查計劃并組織落實;

 。4)編制定期檢驗計劃并落實定期檢驗的報檢工作;

 。5)提出應急救援演練計劃,負責組織應急救援演練具體工作;

 。6)組織實施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培訓和教育工作。

  8.使用的特種設備必須貼合有關法規及行業安全標準和要求。

  9.特種設備必須做到定人.定機,定時維護保養。

  10.做好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的使用,維護,校驗,檢修工作,并做好記錄。

  11.特種設備停用1年以上的,應當封存設備,在封存后30日內向登記機關申請報停,并張貼停用標志,將使用登記證交回登記機關保存;重新啟用前,經檢驗合格后,到登記機關辦理重新啟用手續。

  12.在特種設備停用期間應對設備進行必要的維護和保養。

  13.應及時將存在嚴重事故隱患,且無改造.維修價值,或者超過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的使用年限的特種設備予以報廢,并到原登記機關辦理注銷手續。

  14.不得將報廢后的特種設備再作為特種設備進行轉讓和使用。

  15.設備部門應結合特種設備使用的實際情景制定特種設備事故應急預案與現場應急處置方案,并定期組織演練。

  16.一旦發生特種設備事故,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向設備部門負責人報告;設備部門負責人接到報告后立即通報HSE部門負責人,并立即啟動事故應急預案,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最大限度地保護好事故現場。設備部門應按照《特種設備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質檢總局令第115號)的要求于特種設備事故后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縣以上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HSE部門向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同時,應按照中國化工《HSE事故管理規定》,根據事故分級情景按規定逐級上報,并按規定進行事故處理。

  二.操作人員安全管理

  1.特種設備安裝.操作.維護.保養等作業人員必須理解政府相關機構專業培訓和考核,取得相應的資質證書,方能從事相應工作。

  2.持證人員須經過公司相關安全教育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獨立上崗操作。

  3.應當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進行特種設備安全.節能教育和培訓,保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具備必要的特種設備安全.節能知識。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和設備部門有關負責人報告。

  4.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中應當嚴格執行特種設備的操作規程和有關的安全規章制度,不違章作業。

  5.操作者要了解作業過程中可能引發的事故,以及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掌握其預防措施和應急措施。

  6.服從現場管理人員的指揮,對于違章指揮有權拒絕。

  7.正確使用和佩戴安全防護用具和用品。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6

  為了加強機械設備的維修管理,有計劃地做好機械設備的維護和保養工作,保證機械設備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有效地延長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確保設備的安全性,本著“定期檢測、強制維護、視情修理”的原則,制定本制度:

  一、認真執行設備使用與維護相結合和設備誰使用誰維護的原則

  1、單人使用的設備實行專責制。

  2、主要設備實行包機制(包運轉、包維護、包檢修)。

  3、設備使用實行定人、定機,憑證操作。

  4、各種設備司機,必須經過培訓,達到本設備操作的技術等級“應知”、“應會”要求,經考試合格,領到合格證,方能上崗。

  5、設備司機都要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修好;“四會”,即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

  6、要嚴格執行日常保養(維護)和定期保養(維修)制度。

  8、班中責任制,注意設備運轉、油標油位、各部溫度、儀表壓力、指示信號、保險裝置等是否正常。

  9、班后、周末、節日前的大清掃、擦洗。發現隱患,及時排除。

  10、機械設備維修保養必須填寫維修保養記錄,交接班必須填寫交接班記錄。

  二、操作員負責對機械設備的日常維護工作。日常維護分為出車前、行車中和收車后三種情況。

  (一)、出車前的日常維護工作:

  1、檢查冷卻水、燃油、機油是否合乎規定數量,視需添加;

  2、檢查轉向機,制動裝置各連接部位是否牢固可靠;

  3、檢查輪胎氣壓是否合乎規定;

  4、檢查和緊固輪胎、半軸、傳動軸、鋼板彈簧等部件的螺栓、螺母;

  5、檢查燈光信號、喇叭、雨刮器的工作狀況;

  6、檢查手制動、腳制動及離合器的工作情況。

  (二)、行車中的日常維護工作:

  1、注意觀察各儀表的工作情況,特別是氣壓表、機油壓力表和水溫表,以及查聽汽車各部位有無異響。

  2、注意檢查安全部件是否正常,并檢查輪轂、制動鼓、變速器、主傳動器的溫度和輪胎氣壓。剔除嵌入大車輪胎的石子及其他雜物。

  (三)、收車后的日常維護工作:

  1、清潔車內外衛生,保持車容整潔;

  2、檢查轉向,傳動部件,制動系統等各部連接緊固情況;檢查緊固外露部分螺栓螺母;

  3、檢查輪胎氣壓,清除胎面石子雜物;

  4、檢查風扇皮帶及空壓機皮帶的松緊度,必要時進行調整;

  5、檢查有無漏水、漏氣、漏油、漏電現象;

  6、清潔、檢查蓄電池電液平面高度,以及調整油、電路。

  7、做好全車必要的'緊固和潤滑工作,排除行駛中所發現的問題。

  三、機械設備根據檢修的要求可分為以下二級保養:

  (一)、一級保養

  1、設備一級保養的目的

  (2)減少設備的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3)消除設備的事故隱患,排除一般故障,使設備處于正常技術狀況。

  (4)使設備達到整潔、清潔、潤滑、安全的要求。

  2、一級保養的主要內容

  (1)保養前要做好日常的保養內容,進行部分零件的拆卸清洗。

  (2)對設備的部分配合間隙進行調整。

  (3)除去設備表面的油污、污垢。

  (4)檢查調整潤滑油路,保持暢通不漏。

  (二)、二級保養

  1、設備二級保養的目的

  (2)延長設備大修期和使用年限。

  (3)使設備達到完好標準,提高及保持設備完好率。

  2、二級保養的主要內容

  (1)根據設備使用情況進行部分解體檢查或清洗。

  (2)對各傳動、液壓、冷卻系統清洗換油。

  (3)修復或更換易損件。

  (4)檢查電器,修整線路,清潔電動機。

  (5)檢修,調整精度,校正水平。

  操作員應善于發現和及時排除車輛行駛中出現的一般故障。對于解決不了的技術故障,操作員應及時上報工區物資設備部。

  四、機械設備維修由各保管及使用單位自修,指揮部車輛指定修理廠維修,進場起重機械必須有安檢證書,項目部會定期對施工機械等檢查,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應及時整改。有安全隱患的應馬上停止施工。對小型機具及廠內車輛各保管及使用單位自行維修,有需要項目部配合應及時通知設備部,并做記錄。

  五、大修后機械應注意磨合期,不宜長時間使用機械。并指定專人看護。

  六、各施工機械設備每日開工前要檢查剎車、制動等,以保證運轉的安全性。

  七、維修過程中更換配件必須是原廠配件,有合格證及檢驗證明,對每次維修做好記錄,有可追溯性。

  為加強施工機械、工器具及特種設備(以下統稱“設備”)安全管理,確保設備安全運行,制定本制度。

  1、進場檢測驗收

  設備進場時要進行檢測驗收,設備驗收時要有產品合證書,并有監理在場,通過驗收后必須向監理部門報驗,獲批后方可投人使用。

  2、設備安全管理“三定”

  各種設備的使用應定人、定設備、定崗位,由專業技術人員專人操作,并遵守相關安全操作規程。設備操作人員,必須履行自己的責任和權利。未經許可,不得操作他人設備,也不得將設備交給他人操作。

  3、設備的安裝、拆除

  3.1、大型設備在安裝、拆卸施工過程中,必須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實施安裝、拆卸工作。施工隊負責人必須嚴把安裝、拆卸工作質量安全關。

  3.2、大型設備安裝、拆卸前必須有安裝、拆卸施工方案,并報監理部門批準后,方可進行實施安裝、拆卸工作。

  3.3、在大型設備安裝、拆卸時要組織專職安全員、技術管理人員進行監控工作,查看現場四周環境,禁止非工作人員進人安裝、拆卸施工現場,確保安裝、拆卸工作的安全順利進行。

  3.4、大型設備安裝完工后,必須經有相應資質的安全檢測管理部門進行檢測,經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使用。

  3.5、設備使用完后要及時切斷電源,熄滅發動機,移動大型設備要停放在安全位置,不可臨邊及在有可能塌方的位置停放。

  4、設備維修保養

  4.1、設備維修保養分為日常維修保養、定期維修保養和故障維修保養,操作人員負責日常維修保養、定期維修保養,施工隊負責人負責故障維修保養。對維修保養情況要記錄存檔。

  4.2、操作人員應根據設備出廠技術資料說明書及行業規范對設備進行日常維修保養和定期維修保養。

  4.3、設備操作人員要加強對設備的日常維修保養,認真貫徹執行設備維修保養“十字”作業法,即:清潔、潤滑、緊固、調整、防腐。

  5、設備的檢查

  5.1操作人員應經常檢查所操作的設備,使用前對設備進行檢查并試運轉,檢查內容包括:

  (1)設備是否過熱、松曠、連接是否牢固、震動是否超標,噪音是否正常;

  (2)工作介質、溫度、容量、壓力和溫升是否正常,根據情況應及時調節;

  (3)監視儀表是否靈活,讀數是否正常;

  (4)自控系統及安全防護裝置是否有效,根據情況及時校驗;

  (5)檢查設備零部件有無過度磨損、蝕耗等事故隱患。

  5.2在檢查或使用時,發現問題應及時妥善處理,操作人員處理不了的應及時采取措施,及早停止使用,不得帶病運轉,并上報施工隊負責人。

  6、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6.1設備投入使用前,應根據設備使用說明書、設備性能、結構特點和施工現場工況制定具體的安全操作規程。

  6.2安全操作規程應由項目部安全環保部引用或制定,項目技術負責人審核,項目經理簽發。

  6.3安全操作規程在安全技術交底時發放到施工隊負責人,由施工隊負責人轉發給相關操作人員并監督執行。

  6.4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掌握設備使用說明書、設備性能、結構特點、施工現場工況和相關安全操作規程,并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

  6.5、國家及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局規定的特種設備和專業技術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將特制設備操作證書的復印件或照片交安全環保部存檔備查。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7

  一、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及人員

  (一)設置管理機構

  1、管理機構。以企業(法人)內部管理文件形式,明確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并注明機構人員的職務及聯系電話。

  2、機構管理結構圖。將管理機構的人員用組織結構圖表示,注明各管理人員之間的管理關系以及所管理的部門及設備。

  (二)明確安全生產負責人及配備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

  1、明確安全生產負責人。明確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負責人,安全生產負責人應對本單位特種設備全面負責(安全生產負責人必須是企業的主要負責人)。若安全生產負責人不是法定代表人,應有加蓋公章的企業任命書。

  2、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任命。有加蓋公章特種設備專職或兼職安全管理人員任命書,任命書應注明安全管理人員的主要職責及任期,任命的管理人員應與本單位建立勞動關系(附勞動關系證明資料)。

  3、管理人員持證上崗。特種設備管理人員必須經質監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一格式的證書方可上崗管理。管理人員必須與企業辦理聘任手續并到質監部門備案。

  二、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一)制定特種設備安全責任制

  1、各職能部門安全責任制。制定各職能部門的安全責任制。包括: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門職責,崗位培訓教育部門安全職責和制度等。

  2、各崗位安全責任制。制定特種設備各崗位安全責任制。包括:安全生產負責人崗位職責,特種設備專職兼職管理人員崗位職責,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崗位職責等。

  (二)制定特種設備安全規章制度

  制定本單位的特種設備安全規章制度。包括:特種設備維護保養管理制度,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制度,特種設備定期自查及隱患整改制度,特種設備報檢制度,特種設備安全培訓制度等。

 。ㄈ┲贫ㄌ胤N設備操作規程

  根據特種設備種類以及法規、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編制各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包括:快開門壓力容器操作規程等。

 。ㄋ模┲贫☉本仍A案

  根據本單位特種設備使用情況,制定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配備相應的搶險裝備和救援物資;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救援演練。

  三、特種設備行政許可及定期檢驗

 。ㄒ唬┬姓S可

  1、特種設備行政許可規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在特種設備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內辦理特種設備使用登記。

  2、特種設備行政許可變更。特種設備停用、注銷、過戶、遷移、重新啟用應到質監部門辦理相關手續。

  3、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必須經質監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一格式的證書方可上崗操作。作業人員必須與企業辦理聘任手續并到質監部門備案。

 。ǘ┨胤N設備定期檢驗

  1、特種設備報檢。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在特種設備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各特種設備的檢驗日期可從檢驗報告、合格標志查看)。

  2、特種設備報檢要求。起重機械報檢時,必須提供保養合同、有效的作業人員證件。

  3、特種設備換證。特種設備檢驗合格后,攜帶使用證、檢驗合格標志、檢驗報告、保養合同、保養單位的保養資質到質監部門辦理年審換證手續。

  四、安全培訓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在落實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包括管理人員)持證上崗的基礎上,必須在本單位內對特種設備作業進行業務培訓和安全、節能教育。做到有安全培訓計劃,有培訓記錄、有培訓考核。

  五、特種設相關記錄

 。ㄒ唬┨胤N設備日常使用狀態記錄(特種設備運行記錄)

  根據特種設備的類別分別印制特種設備日常使用狀態記錄,將設備的使用狀態記錄在案。

 。ǘ┨胤N設備維護保養記錄(包括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保養記錄)

  根據特種設備類別分別印制特種設備維修保養記錄,每次對設備維護保養做好記錄。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必須由有資質的單位負責,維護保養后,維護保養人員和用戶應在保養單上簽名,保養單至少一式二份,用戶和維護保養單位各留一份存檔。并且至少15日對電梯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

 。ㄈ┨胤N設備檢查記錄

  根據特種設備類別印制特種設備定期自行檢查記錄(包括日檢、月檢、年檢記錄),每月至少進行一次自行檢查,并記錄在案。

  (四)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印制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當特種設備出現運行故障和事故時,詳細記錄故障或事故出現的原因、解決方法等。

  (五)定期檢驗整改記錄

  將每次定期檢驗主要存在問題及落實整改情況記錄在案。

 。╁仩t房記錄。鍋爐房要設立六種記錄:

  1、鍋爐及附屬設備的運行記錄;

  2、交接班記錄;

  3、水處理設備運行及水質化驗記錄;

  4、設備檢修保養記錄;

  5、單位主管領導和鍋爐房管理人員檢查記錄;

  6、事故記錄。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8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性特種設備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減少特種設備事故造成的損失,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的發展,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和《安全生產法》的要求,結合本院實際,制定本預案。

  第二條本預案為第二人民醫院,本院區域內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程序和組織原則。本預案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要求,確定使用科室為本科室特種設備事故搶險救援科室。

  第三條本預案所稱特種設備事故,是指在本院區域內使用特種設備的科室突然發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財物損失的事故,包括以下的事故:(一)鍋爐爆炸事故;(二)壓力容器(含固定、移動式)泄漏、爆炸事故;

  第四條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理工作,應當貫徹統一領導、專業分工、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學、加強合作的原則。

  第五條特種設備使用科室,應當建立嚴格的特種設備事故防范和應急處理責任制,切實履行各自職責,積極配合處理事故應急搶險救援工作,保證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的正常進行。

  第二章應急處理機構和職責

  第六條成立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由主管院長任組長,副院長任副組長,成員科室為醫務科、護理部、設備科、保衛科、總務科;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總務科或設備科。所有成員必須保證24小時通信暢通。

  第七條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職責

 。ㄒ唬┙M織指揮特種設備使用科室對特種設備事故現場應急搶險救援工作,控制事故蔓延和擴大;

 。ǘ┖藢崿F場人員傷亡和損失情況,及時向上級匯報搶險救援工作及事故應急處理的進展情況;

 。ㄈ┞鋵嵦胤N設備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部署的'有關搶險救援措施。

  第八條組長的主要職責

 。ㄒ唬┴撠熣偌、協調各有關部門和特種設備使用科室的現場負責人研究現場救援方案,制定具體救援措施;

  (二)負責指揮現場應急救援工作。

  第九條副組長的職責:負責組織實施具體搶險救援措施工作。

  第三章預防與應急措施

  第十條鍋爐、壓力容器、中心供氧室等特種設備的使用科室,應當根據本規定和本科室的實際情況,制定本科室的特種設備事故應急預案,并報領導小組辦公室。

  第十一條特種設備使用科室事故應急預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本科室的特種設備數量、安裝位置分布情況;

 。ǘ┰谌粘_\行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可引發事故的故障類型、征兆、應對措施;

 。ㄈ┻M行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指揮的組織機構管理網絡及搶險救援人員;

 。ㄋ模┫鄳脑O備操作人員、維修人員、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在處理事故時的職責。

  第十二條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容易引發事故的特種設備列為危險監控設備,依法實行重點監控。鍋爐房、供應室、手術室、中心供氧室等科室使用的及其它容易引發群死群傷事故的特種設備均列入危險監控設備范圍。

  第十三條各使用科室應根據本科室設備的特點和應急救援方案的規定,配備必要的設備、工具、救援物品等物資儲備。

  第十四條各使用科室應定期組織本科室的事故應急處理知識、技能的培訓和應急演習。

  第十五條使用科室應定期對特種設備進行日常性維修保養和定期自行檢查,按照有關規定要求按期安排對特種設備進行定期檢驗。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后,使用科室應當及時報告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第四章事故報告與現場保護

  第十六條特種設備事故發生后,事故科室應當立即做到:

  (一)按本科室應急救援預案的規定,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積極組織搶救,防止事故蔓延擴大;

 。ǘ﹪栏癖Wo事故現場;

 。ㄈ┩瑫r向總務科、保衛科、設備科等有關部門報告。

 。ㄋ模└鞒蓡T科室在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報告領導小組辦公室。

  第五章應急處理

  第十七條特種設備事故發生后,事故科室的設備操作人員、維修人員、主管、分管領導應按照本科室的事故應急救援方案采取積極有效的搶救措施。事故科室主要負責人在搶險救援和事故調查處理期間不得擅離職守。

  第十八條特種設備事故發生后,由院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組長批準,立即啟動本應急救援預案。特種設備使用科室應認真貫徹執行本預案。當組長不在時,應按順序由副組長負責組織指揮應急搶險救援工作。

  第十九條應急預案啟動后,各類特種設備事故的應急搶險救援工作首先應由特種設備使用科室救援。

  第二十條在應急搶險救援過程中需要有關科室配合的應積極支持、配合并提供一切便利條件。

  第二十一條參加事故應急處理的工作人員,應當按照本預案的規定,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并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工作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9

  為落實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加強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確保特種設備安全運行,使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步入系統化、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的軌道,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節能環保、綜合治理的原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規范的.要求,結合醫院對特種設備的使用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一、醫院特種設備定義,是指對人身和財產安全有較大危險性的設備。我院特種設備有:壓力容器(含脈動真空蒸汽滅菌器、電熱蒸汽發生器、醫用氧艙、液氧站設施設備、氣瓶)、電梯。

  二、使用取得許可生產并經檢驗合格的特種設備,禁止使用國家明令淘汰和已經報廢的特種設備。

  三、持證上崗,嚴格按照特種設備操作規程操作有關設備,不違章作業。

  四、建立崗位責任、隱患治理、應急救援等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規程,保證特種設備安全運行。

  五、對其使用的特種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和定期自行檢查,并作出記錄;對其使用的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進行定期校驗、檢修,并作出記錄。

  六、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應當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方可繼續使用。

  七、建立完整的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

  八、作業人員每季度至少進行一次例行的安全技術教育,每半年至少進行一次特種設備應急預案演練。

  九、特種設備管理執行分級負責制。部門或科室負責人為安全管理責任人,使用部門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具體負責;職能部門為總務科和醫學裝備科,負責對特種設備使用部門進行督促、檢查、指導等安全工作?倓湛曝撠煂ρ鯕馄、液氧站設施設備、負壓吸引中心設施設備、電梯進行監管,醫學裝備科負責對消毒供應室壓力容器、醫用氧艙進行監管。醫院安全管理委員會是醫院特種設備管理部門,負責督促各相關職能科室做好特種設備的監管工作,定期分析醫院特種設備運行情況。

  十、醫院將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納入院科兩級目標考核,安全生產管理委員會嚴格按照目標責任考核對使用部門及職能監管部門進行考核。

  十一、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原相關制度或制度在本制度執行之日廢止。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10

  為加強和規范特種設備使用環節的管理,防止和減少特種設備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適用于鍋爐、壓風機、通風機、制氮機、起重機械、廠內機動車輛、門式起重機、天車、叉車等特種設備的使用管理。特種設備的安裝、使用、維修保養、改造和檢驗等單位必須嚴格執行本制度。

  2、特種設備投入使用前,必須辦理使用證,嚴禁無證運行。

  3、特種設備在有效期滿前一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的要求,接到定期檢驗的通知后,要做好迎檢工作。特種設備必須實行定期檢驗制度,嚴禁超期運行。

  4、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齊全,必須實行定期校驗制度,嚴禁超期使用。

  5、使用單位必須指定專人負責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人員應當掌握相關的安全技術知識,熟悉有關特種設備的法規和標準。

  6、使用單位應當建立完整、準確的特種設備技術檔案,并長期保存。使用單位變更時,應隨機移送技術檔案。

  7、特種設備的關鍵零件要保持一定的'儲備。

  8、 特種設備安裝、操作、維修保養等作業人員,必須接受專業的培訓和考核,取得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頒發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后,方能從事相應的工作。

  9、特種設備操作證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轉借。

  10、特種設備操作人員離崗滿三個月,返崗必須進行復工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領證上崗

  11、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中,應該嚴格執行特種設備的操作規程和有關的安全規章制度。

  12、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安全管理人員和單位負責人報告。

  13、安全管理員或者單位負責人應經常對特種設備的使用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立即采取措施,或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14、對特種設備管理不嚴、違反安全管理制度的、發生事故的,根據情節的輕重,必須要負有相應的責任。

  15、使用單位必須嚴格執行特種設備的維修保養制度,明確維修保養者的責任,對特種設備定期進行維修保養。

  1 6、 特種設備的維修保養必須由持《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的人員進行,本單位沒有能力維修保養的,必須委托有資格的單位進行維修保養。

  17、特種設備的使用部門負責按照特種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進行作業,負責對特種設備進行日常點檢。

  18、對于新進特種設備驗收,應由機電科設備管理組會同機電工程公司同特種設備的供應廠商進行驗收。特種設備的供應廠商應當提供附有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監督檢驗證明等文件。機電科設備管理組應當仔細核對是否有上述文件。驗收合格的特種設備,方能由機電科交付使用部門使用。驗收完畢,由機電工程公司負責填寫《設備驗收單》。

  19、對于新增的礦內機動車輛如叉車,機電科應當憑礦內機動車輛安全檢驗合格標志去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辦理礦內機動車輛的注冊登記和礦內機動車輛牌照。礦內機動車輛安裝牌照并粘貼安全檢驗合格標志后,方可投入使用。

  20、機電科應對在用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并作好記錄。

  21、機電科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定期檢驗要求,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使用。

  22、特種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使用部門必須切斷電源,懸掛故障標志,同時通知機機電科處理(或委托處理),當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23、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或者超過安全技術規范規定使用年限,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及時予以報廢,并應當向原登記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辦理注銷。

  24、特種設備使用部門應當制定特種設備的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 -

  25、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中應當嚴格執行特種設備的操作規程和有關的安全規章制度。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和礦有關負責人報告。操作特種設備時,作業人員應做好防護措施,操作要平穩、準確、注意力集中。特種設備的標牌均附有警告與操作方法說明,操作時請遵照設備的操作規程及設備標牌的要求開展作業。

  26、特種設備一旦發生爆炸、著火、變形、鼓包等事故,使用單位必須采取緊急救援措施,防止災害擴大,保護好事故現場,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向當地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及有關部門報告。

  27、操作和使用特種設備時,應檢查其本身的各種保護裝置,無特殊情況,應在各種保護裝置正常靈敏的情況下進行操作和使用。

  28、對特殊部位的特種設備要按標準要求敷設纜線及接地(接零)保護裝置。

  29、在使用氣割設備時,必須明確使用的安全距離,使用前必須詳細檢查其防回火裝置正常、靈敏可靠。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11

  1、特種設備使用,應當嚴格執行國家相關規定。

  2、要建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小組,要有負責人,有安全管理人員。

  3、要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

  A、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制造單位、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說明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的資料。

  B、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

  C、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D、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檢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

  4、每年要對特種設備進行安全相信群眾,在有效期屆滿前一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的要求,接到定期檢驗的通知后,要做好迎檢工作。

  5、對特種設備要進行經常性日常維護保養,并定期自行檢查,至少每月一次,并作好記錄,發現情況及時處理。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近代裝置及有關附屬食品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并作出記錄。

  6、特種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應當對其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7、要制定好特種設備的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

  8、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應該持有上崗證,無證不得上崗。

  9、應當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進行特種設備安全教育的培訓。

  10.特種設備的作業人員在作業中,應該嚴格執行特種設備的操作堆積和有關的安全規章制度。

  11.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安全管理人員和單位負責人報告。

  12.安全管理員或者單位負責人應經常對特種設備的使用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立即采取措施,或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13.對特種設備管理不嚴、違反安全管理制度的、發生事故的,根據情節的輕重,必須要負有法律責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12

  設備設施安全管理工作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必須堅持設備與生產全過程的系統管理方式;必須堅持不斷更新改造;提新安全技術水平的原則;能及時有效地消除設備運行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確保公司財產和人身安全。

  設備設施選購

  必須堅持“安全高于一切”的設備設施選購原則,要求做到設備運行中,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同時,確保操作工的安全。設備管理人員應根據本企業生產特點,工藝要求廣泛搜集信息(包含國際、國內本行業的生產技術水平,設備安全可靠程度、價格、售后服務等);經過論證提出初步意見報總經理批準實施。

  一、設備設施使用前的管理工作

  1、制定安全操作規程

  2、制定設備維護保養責任制

  3、安裝安全防護裝置

  4、員工培訓,內容包括設備原理、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項、維護保養知識等,經考驗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

  二、設備設施使用中的管理工作

  1、嚴格執行<<設備安全管理制度>;>;,由公司主管領導和設備管理人員共同落實。

  2、設備操作工人須每天對自己所使用機器做好日常保養工作,生產過程中設備發生故障應及時給予排除。

  3、為了便于操作工日常維護保養,設備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共同按照技術要求實施,由部門經理和設備管理人員負責檢查。

  4、預檢預修,是確保設備正常運轉,避免發生事故的有效措施,設備管理人員根據設備狀況和使用壽命,預先制定出安全檢修周期和檢修內容,落實專人負責實施,將設備質量保持在最好狀態,確保設備從本質上的安全性。

  三、設備設施維護保養

  設備運行與維護堅持“實行專人負責,共同管理”的原則,精心養護,保證設備安全,負責人調離,立即配備新人。

  操作人員要做好以下工作:

  自覺愛護設備,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不得違規操作

  管線,閥門做到不滲不漏

  建立設備保養卡片,做好設備的運行、維護、養護記錄:做好設備班前、班中、班后按照要求經常性的加注潤滑油。防止過度磨損

  設備要定期更換、強制保養、保持技術狀況良好:保持設備設施清潔,場所窗明地凈,環境衛生好。

  設備設施檢查制度

  廠(車間)設備維修人員,每兩周對生產設備進行檢查一次。

  每半年由使用部門會同維修人員,根據生產需要和設備實際運轉狀況,制定設備大修計劃,設備大修前必須制定修理工時,停歇時間,材料消耗,清洗用油及維修費用。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13

  一、加強對特種設備的管理:

  1、特種設備的使用,應當嚴格執行國務院頒發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規定》的要求。

  2、要建立以機電礦長為組長機電區長為副組長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小組,有安全管理人員。

  3、要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

  a、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生產廠家、產品質量、合格證、使用維護說明書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的資料。

  b、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

  c、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d、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檢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

  4、每年要對特種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在有效期屆滿前一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的要求,接到定期檢驗的通知后,要做好迎檢工作。

  5、對特種設備要進行經常性日常維護保養,并定期自行檢查,至少每月一次,并作好記錄,發現情況及時處理。安全保護裝置及相關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并作出記錄。

  6、特種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應當對其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后,方可投入使用。

  7、要制定好特種設備的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

  8、特種設備的作業人員在作業中,應該嚴格執行特種設備的操作規程和安全規章制度。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安全管理人員和單位負責人報告。

  9、對特種設備管理不嚴、違反安全管理制度的、發生事故的,根據情節的輕重,必須追究其責任。

  二、堅持特種設備的定期檢查、檢修,嚴格按檢修周期對各種設備進行大、中、小修。對特種設備要包機到人,做到每一臺設備都要有人管理、檢修、維護、保養,每天開機前應檢查各運轉機構控制系統和安全裝置,均應靈敏準確、安全可靠,方可使用。

  三、為保證特種設備檔案的完整、系統、準確性,便于為今后和將來的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各單位所報資料必須齊全完整、系統準確,不得出現前后不符、實物與圖紙不符、結果與設計不符的現象。

  四、特種設備所歸檔的圖紙、資料不符歸檔要求時,檔案管理員有權拒絕歸檔,堅持特種設備檔案專人管理,并做到一臺設備一套檔案。

  五、對起重設備的.一般要求:

  (1)、起吊時不得超載,不得沿主梁方向斜吊物品。

  (2)、應經常檢查并能及時發現起重機各部位是否異常,尤其是主橫梁連接處,螺栓是否有異,F象。

  (3)、經常檢查車輪,不應有裂縫。

  (4)、齒輪上應經常涂抹潤滑脂,保證齒輪的潤滑。

  (5)、當起重機剎車不靈時,應調整電動機制動彈簧的松緊。

  (6)、不得在有火災危險、爆炸危險的介質中使用。應按要求配備足夠數量的滅火器材。

  (7)、起重機側面必須掛有注明起重機的最大起重量、跨度、工作類型、制造廠家的牌版。

  (8)、起重機工作時,禁止任何人停留在起重機下。

  (9)、在起重機上進行檢修時,起重機必須斷電。

  (10)、起重機空負荷運行時,吊溝必須升起,至少要超過一個人的高度。

  (11)、起重機帶重物運行時,重物必須起升高于運行路線上的最高阻礙物0.5米以上。

  (12)、嚴禁用任何方法從起重機上拋下物品,嚴禁吊運重物時在人頭上越過,禁止用吊鉤或在吊重物上運送或起升人員。

  (13)、起升液體金屬、有害液體及重要物品時,不論重量多少,必須先稍微起升,離地面150 ~ 200mm,驗證制動器的可靠性后再繼續起升。

  (14)、如起重機在露天使用,當風力大于六級時,應停止工作。

  (15)、露天起重機不工作時,必須設法將起重機可靠的固定,以防風災。

  (16)、工具及備品必須儲放在專門的箱子內,禁止散放在大車或小車上,防止落下傷人或物。

  (17)、在12個月內,必須進行一次起重機的定期安全技術檢查,除對部件詳細檢查外,還應進行重錘試驗。

  六、對壓力容器的一般要求:

  1、每天檢查溫度表、壓力表、安全閥和放水閥是否正常;各種儀表,必須定期校驗。

  2、必須定期清除風包上的油垢。

  3、在風包出口管路上必須加裝釋壓閥。

  4、檢查風包外壁不得有銹蝕現象。

  七、每天對保護裝置進行一次實驗。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14

  1、為了更加有效的對公司的特種設備進行安全管理,促使安全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特制定此制度。

  2、特種設備是指指由國家認定的,因設備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響容易發生事故,并且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人身傷亡及重大經濟損失的危險性較大的設備。

  3、公司的特種設備包括壓力容器和機動叉車。

  4、國家對企業特種設備管理的法規要求和管理措施;

  ◆特種設備的制造、安裝、使用必須執行國務院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特種設備安全技術監察規程》、《鍋爐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和《在用壓力容器檢驗規則》等法規;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總局負責特種設備的質量監督與安全監察工作;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必須使用有生產許可證或者安全認可證的特種設備;

  ◆安裝、維修保養、發行單位必須具備相應的條件,向所在地省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或者其授權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申請資格認可,取得資格證書后,方可以承擔認可項目的業務;

  ◆安裝、大修、改造特種設備前,使用單位必須持施工方案等相關資料到所在地區的地、市級以上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備案;

  ◆安裝、大修、改造后特種設備的質量和安全技術性能,經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后,由使用單位向規定的監督檢驗機構提出驗收檢驗申請,并由執行當次驗收檢驗的機構出具檢驗報告,合格的,發給特種設備安全檢驗合格標志;

  除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任何行政部門不得要求再進行強制性的驗收檢驗。

  ◆在用特種設備實行安全技術性能定期檢驗制度。

  使用單位必須按期向使用特種設備所在地的監督檢驗機構申請定期檢驗,及時更換安全檢驗合格標志中的有關內容。

  5、公司對工廠特種設備的管理措施和辦法;

  ◆根據事業部的要求建立鍋爐、壓力容器設備和安全 的檢驗檔案;

  ◆壓力容器檢驗檔案名稱是《壓力容器登記卡》,建立的安全閥檔案是《安全閥技術管理卡》;

  ◆工廠建立特種設備原始技術資料明細檔案;

  ◆依據《特種設備安全運行檢查細則表》對特種設備進行月度安全檢查。

  6、公司特種設備技術資料的檔案管理◆壓力容器的資料管理壓力容器產品質量證明書;

  壓力容器制造安全監檢證書、壓力容器竣工圖紙(必須加蓋竣工章)安全 的合格證(安全閥、壓力表、液位計);

  ◆壓力容器的注冊登記管理在屬地技術監督管理部門進行注冊登記、領取壓力容器使用登記證和注冊登記金屬銘牌;

  ◆壓力容器的運行管理建立『壓力容器登記卡』、建立『安全閥技術管理卡』和建立『壓力表校驗管理臺帳』;

  ◆壓力容器的日常性檢查管理安全員根據檢查表規定內容進行的定期檢查、事業部組織的壓力容器安全運行狀況的定期檢查和;

  ◆壓力容器的檢驗管理根據壓力容器定期檢驗報告編制壓力容器檢驗計劃、根據屬地壓力容器定期檢驗管理措施,應分批實施和『安全閥年度調校計劃報表』;

  7、特種設備的使用科室負責特種設備的日常維護和檢修。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15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特種設備特種作業即屬危險性大的生產設備和作業工種。為了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和操作人員的安全,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結合工廠具體情況,特制訂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適用于具有特種設備和特種作業人員的車間(分廠、處室、改制公司)。

  第二章 特種設備范圍

  第三條 特種設備范圍為:

一、 鍋爐與壓力容器

  二、 電梯:貨物電梯、人用電梯

  三、 起重機械:橋式起重機

  四、 廠內運輸機械:鏟車、電瓶車、翻斗車等。

  第三章 特種設備的一般安全管理

  第四條 鍋爐

  一、 制造廠家必須是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的批準,并有主管部門批準的生產許可證的單位。

  二、 使用時必須經市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登記取得使用證,才能將設備投入運行,并按規定進行年檢。

  三、 鍋爐設備進廠時,必須附有下列與安全有關的技術資料。

  (一) 鍋爐圖紙(總圖、安裝圖和主要受壓部件土圖)

  (二) 受壓元件的強度計算。

  (三) 質量證明書:包括出廠合格證、金屬材料證明、焊接質量證明和水壓試驗證明。

 。ㄋ模 安裝說明和使用說明書。

  (五) 金屬銘牌上至少應載明下列項目:

  1、 鍋爐型號。

  2、 制造廠名。

  3、 制造年、月。

  4、 制造廠鍋爐產品編號。

  5、 額定蒸發量(t / h)。

  6、 設計工作壓力( M p a)。

  7、 過熱蒸汽溫度 (℃)。

  8、 再熱蒸汽進、出口溫度 (℃)及進出口壓力(M p a)。對散裝進廠的鍋爐:在鍋筒、過熱器集箱、再熱器集箱、水冷壁集箱和省煤器集箱等主要受壓部件的封頭上有制造廠打上鋼印,注明廠名或代號,產品編號和工作壓力。

  四、 鍋爐的安裝必須由省級職能部門審查批準的專業單位安裝。

  五、 安全運行

 。ㄒ唬 機動部門應指定專人負責鍋爐設備的技術管理工作。

 。ǘ 司爐工必須經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專業培訓、考核取得操作合格證后方可上崗操作。

 。ㄈ 水位計、壓力表、安全閥等附件必須齊全完好。壓力表、安全閥必須經鑒定合格在周期內使用。

  (四) 嚴格遵守工廠《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有關動力站及安全操作運行規程等項制度。

 。ㄎ澹 按規定認真作好運行記錄和危險點的安全檢查記錄。

  六、 修理和改造

 。ㄒ唬 機動部門應根據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使用周期,編制鍋爐維護、保養和檢驗計劃,并嚴格執行。

  (二) 鍋爐進行技術改造,必須經市級主管部門同意。

  (三) 變動受壓部件的重大修理和改造,應有經總工程師批準的施工技術方案,并報市級管理部門批準。

  七、 鍋爐設備的各項技術資料、合格證、修理計劃、技術改造等有關資料,必須建立檔案歸檔保存。

  第五條 壓力容器:

  一、 本制度適用于同時具備下列三個條件的容器:

  二、 凡同時具備下列三個條件的容器稱壓力容器,應由設備管理部門負責管理、登記、建檔。并報市主管部門登記。

  ①最高工作壓力(Pw)≥0.1MPa(不包括液體靜壓力,下同);

  ②內直徑(非圓形截面指斷面最大尺寸)大于等于0.15m,且容積(v)大于等于25升,且Pw×v≥20升?MPa(200升公斤/厘米平方);

 、劢橘|為氣體、液化氣體和最高工作溫度高于標準沸點的液體;

  三、 容器的分類

  (一) 屬于下列情況之一者為一類:

  1、 非易燃或無毒介質的低壓容器。

  2、 易燃或有介質的低壓分離容器和換熱容器。

 。ǘ 屬于下列情況之一者為二類:

  1、 中壓容器

  2、 劇毒介質的低壓反應容器

  3、 易燃或有毒介質的低壓反應容器和儲運容器

  4、 內徑小于1米的低壓發熱鍋爐

  (三) 下列情況之一者為三類容器

  1、 高壓、超高壓容器

  2、 劇毒介質且pw×v≥0.2m3.Mpa 的低容器或劇毒介質的中壓容器

  3、 易燃或有毒介質且pw×v≥0.5m3.Mpa 的中壓反應容器或pw×v≥5m3.Mpa 的中壓儲存容器

  4、 中壓發熱鍋爐或內徑大于1米的低壓發熱鍋爐

  四、 壓力容器應有經國家有關部門發給許可證的專業制造單位制造。自制自用須經市主管部門批準,市主管部門同意方可進行其設計,必須符合(81)勞總鍋字7號《壓力容器安全監察規程》的技術要求。

  五、 新進廠的容器質量證明以及安裝、定期檢驗、建檔等技術管理工作,應按工廠《關于壓力容器管理工作的規定》和勞動部1993年12月29日頒布的《壓力容器使用登記管理規則》中有關規定嚴格執行。

  六、 安全附件齊全。安全閥必須是國家有關部門發給許可證的制造單位的產品。

 。ㄒ唬 安全閥合格證上應載明下列各項:

  1、 制造單位、年、月。

  2、 規格、型號。

  3、 公稱壓力、密封壓力、適用介質和溫度。

  4、 制造時依據的標準和檢驗結論。

  5、 制造許可證號。

  (二) 爆破片合格證上應載明下列各項:

  1、 制造單位、年、月。

  2、 規格、材料。

  3、 爆破壓力。

  4、 適用介質、溫度。

  5、 制造許可證號。

  七、 操作使用:

 。ㄒ唬 機動部門應根據生產工藝要求和容器的技術性能制定安全操作規程。

 。ǘ 操作人員應經培訓考試合格,憑證操作,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崗位責任制以及動力站運行管理等制度規定。

 。ㄈ 安全附件齊全、靈敏、可靠,有定期鑒定合格證明,在鑒定期內使用。

  第六條 起重機械設備

  一、 進廠的起重機械、電梯必須是具有國家主管部門批準的生產許可證的廠家生產的合格產品。

  二、 安裝必須是經市主管部門審核并發給安裝許可證的專業單位進行。

  三、 安全技術性能檢查,每年按要求應檢查一次(電鍍等有腐蝕氣體的'車間、起重設備每年一次)。由廠機動部門或市主管部門統一組織。不合格的設備應限期整改或停止使用。

  四、 工廠自行設計制造、安裝的起重機械、電梯設備必須符合GB6067-85起重機械設備安全規程技術要求。并按上述規定的要求辦理。

  五、 機動部門、使用單位必須嚴格按工廠“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匯編”《起重設備安全管理規程》執行。嚴格執行維護、保養、檢修制度。

  第七條 廠內運輸機械

  一、廠內運輸機械車輛應有可靠的合格證明。證明必須符合技術規程要求。啟動器、操縱機構、制動器、音響、燈光信號等必須齊全、完好、有效。

  二、駕駛作業人員必須經市主管部門專業培訓,考核合格。憑證操作,并嚴格執行工廠“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匯編”有關安全操作規程。

  三、物品必須裝載正確,捆綁牢靠,平穩。必要時須用繩索捆綁,堆放高度必須符合安全規定,不準物件拖地駕駛。嚴格禁止人貨混裝。

  四、廠內行駛時速按下列規定執行:

 。ㄒ唬 汽車不得超過10公里。在車間內部、出入門或倒車時不得超過3公里;

 。ǘ 鏟車不得超過5公里。在車間內部、出入門或倒車不得超過3公里;

 。ㄈ 電瓶車、翻斗車,不得超過十公里。車間內不得超過3公里。

  第八條 其他特種設備

  一、 設備必須完好,安全附件齊全、可靠。嚴格按計劃周期規定要求維護、保養、修理。

  二、 壓力表等安全附件必須按規定周期進行鑒定,有合格證,在鑒定期內使用。

  三、 操作人員必須經設備主管部門培訓考核合格,憑證上崗。嚴格遵守工廠《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匯編》有關工種的安全操作規定。

  第四章 特種作業人員管理

  第九條 根據GB5036-85,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下列人員由市勞動部門管理。

  一、 電工作業:輸、變、配電、電氣設備的安裝、運行、修理、試驗等作業。

  二、 金屬焊接(氣割)作業:氣焊、氣割、氣體保護焊及電弧焊等作業(含鍋爐、壓力容器焊接)。

  三、 建筑登高架設作業:建筑、安裝、維修施工中2米以上的腳手架架設、拆除和建筑起重提升設備的架設、拆除等作業。

  四、 廠區機動車輛駕駛作業:行駛在廠區內的各類機動車輛和專用機動行駛機具的駕駛作業。

  五、 起重機械作業:起重機械的司機。

  六、 鍋爐司爐作業:司爐工。

  七、 其他必須經市主管部門考核持證上崗的工種。

  第十條 從事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年滿十八周歲。身體健康,沒有妨礙從事本工種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從事本工種作業實際工作時間一年以上,具有基本操作技能,方能獨立操作。

  第十一條 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市主管部門、機動部門進行安全技術培訓,理論與實際考試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方準獨立作業。

  第十二條 培訓已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的人員,必須進行復訓,復訓周期按市主管部門的要求執行。凡到期拒絕復審者,操作證作廢,不得繼續作業。

  第十三條 屬市主管部門管理的特種作業人員要保持相對穩定。調動工種時,要征得技安部門同意。

  第十四條 調離本工種崗位半年以上的特種作業人員,需回原工種工作時,必須經市主管部門審查考核,合格后方可恢復原工種,獨立操作。

  第十五條 對在安全生產和預防事故方面做出顯著成績的特種作業人員,技安部門可根據情節,經主管廠領導同意給予獎勵。對違章作業或造成事故者,技安部門可根據情節,有權扣證一至十二個月,或者提出行政處分意見。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六條 各單位要加強對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管理。經常檢查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操作,嚴格實行憑證操作制度,無證者一律不準進行特種作業。對安排無證人員進行特種作業的單位,發生事故,根據情節,要追究單位領導和有關人員的責任,直至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則

  第十七條 本《特種設備、特種作業人員安全管理制度》與上級有關文件規定抵觸時,則按上級文件規定執行。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特種設備的管理制度05-18

特種設備使用管理制度04-21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04-01

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11-08

特種設備人員管理制度12-15

特種設備隱患排查管理制度07-01

煤礦特種設備管理制度01-14

企業特種設備管理制度01-12

特種設備技術管理制度03-23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范本03-28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天天摸天天碰天天添中文 | 青青青国产依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分类在看在线观看 | 日本精品网站在线免费 | 日本国产精品网色 | 中文字幕高清看片欧美灰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