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制度內容

時間:2022-10-08 23:11:21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制度內容

  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

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制度內容

  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

  一、特別行政區的法律和行政地位

  (一)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

  特別行政區的基本法,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

  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可以根據基本法規定、按既定程序制定法律,但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備案。

  特別行政區的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政府任命。

  特別行政區不能行使國家主權。特別行政區的外交事務,由中央政府統一管理;防務由中央政府負責。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宣布戰爭狀態或香港、澳門進入緊急狀態,中央政府可以發布命令在特別行政區實施有關全國性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如認為特別行政區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不符合基本法有關條款,可將有關法律發回,但不作修改。發回的法律立即失效。

  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特別行政區進行政治活動,禁止特別行政區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系。

  (二)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

  特別行政區可實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地不同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制度。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除了有關國防、外交,以及其他有關體現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并且不屬于特別行政區自治范圍內的法律外,其他均不在特別行政區實施。

  中央政府所屬各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均不得干預特別行政區依法自行管理的事務。

  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和政府機構由當地人組成。

  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在不與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廢除和修改法律。

  特別行政區享有司法終審權。

  特別行政區的財政收入不上繳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也不在特別行政區征稅。

  特別行政區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單獨同各國、各地區以及有關國際組織保持和發展經濟、文化聯系,簽訂雙邊和多邊經濟、文化、科技等協定,參加各種民間國際組織,自行簽發出入本特別行政區的旅行證件。

  二、特別行政區的政治制度

  (一)行政長官

  1、行政長官的地位和任職資格

  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是特別行政區的首長,代表特別行政區。

  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對中央政府和特別行政區負責。

  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必須由年滿40周歲、在特別行政區居住連續20年并在外國無居留權的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擔任。

  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政府任命。

  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任期為5年,可連任一次。

  行政長官如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必須辭職:

  (1)因嚴重疾病或其他原因無力履行職務;

  (2)兩次拒絕簽署立法會通過的法案而解散立法會,重選的立法會仍以全體議員三分之二多數通過所爭議的原案,而行政長官仍拒絕簽署時;

  (3)因立法會拒絕通過財政預算案或其他重要法案而解散立法會,重選的立法會繼續拒絕通過所爭議的原案時。

  行政長官短期不能履行職務時,由各司司長依次臨時代理其職務。

  2、行政長官的職權

  (1)領導特別行政區政府;

  (2)負責基本法和其他法律的執行;

  (3)簽署立法會通過的法案,公布法律;

  (4)簽署立法會通過的財政預算案,將財政預算、決算報中央政府備案;

  (5)決定政府政策,發布行政命令;

  (6)提名并報請中央政府任命各司、局正副司、局長等主要官員;

  (7)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各級法院法官和公職人員;

  (8)執行中央政府就基本法規定的有關事務發出的指令;

  (9)代表特別行政區處理中央授權的對外事務和其他事務;

  (10)批準向立法會提出的有關財政收入或支出的動議;

  (11)根據安全和公共利益的考慮,決定政府官員或其他負責政府公務的人員是否向立法會作證和提供證據;

  (12)赦免或減輕刑事犯罪的刑罰;

  (13)處理請愿、申訴事項。

  (二)行政機關

  1、特別行政區的行政機關

  特別行政區的行政機關是特別行政區政府。

  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首長。

  特別行政區政府設司、局、廳、處、署等機構。

  特別行政區政府的主要官員由在特別行政區通常連續居住滿15年的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

  2、行政機關的職權

  特別行政區的行政機關行使下列職權:

  (1)制定并執行政策;

  (2)管理各項行政事務;

  (3)辦理中央政府授權的對外事務;

  (4)編制并提出財政預算、決算;擬定并提出法案、議案、附屬法規;

  (5)委派官員列席立法會,并代表行政機關發言。

  行政機關對立法會負責:

  (1)行政機關執行立法會通過并已生效的法律;

  (2)定期向立法會會議作施政報告;

  (3)答復立法會議員的質詢;

  (4)征稅和公共開支必須經立法會批準。

  (三)立法會

  1、立法會的地位和職權

  特別行政區立法會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

  立法會行使立法權。

  立法會除了行使立法權外,還根據行政機關的提案:

  (1)審核通過財政預算;

  (2)批準稅收和公共開支;

  (3)聽取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并進行辯論;

  (4)對行政機關的工作進行質詢;

  (5)行政長官如有嚴重違法或瀆職行為,可按法定程序提出彈劾;

  (6)同意終審法院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免。

  2、立法會的產生和任期

  立法會由在外國無居留權的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組成。

  非中國籍的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和在外國有居留權的特別行政區的永久性居民也可以擔任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其所占比例不得超過立法會全體議員的百分之二十。

  立法會由選舉產生。包括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兩種方式。由全體選民直接選舉和由功能團體、選舉委員會間接選舉,共同選舉產生立法會議員。

  立法會除第一屆任期為2年外,每屆任期4年。

【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制度內容】相關文章:

中國的調解制度主要內容02-12

我國特別行政區制度02-12

中國司法行政管理制度內容07-22

衛生消毒制度內容05-07

醫療核心制度內容07-21

辦事公開制度的內容07-18

薪酬制度之內容04-08

中國漢字手抄報內容07-01

中國地理手抄報內容05-25

中國禁毒日宣傳內容05-10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欧洲 | 亚洲中文乱码AV网站 | 真人AV片免费在线看 | 日本在线精品视频观看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 亚洲i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